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分析

    作者:夏志秀;丛进春;陈春生

    目的 探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向量测压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位随访35.5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仅l例在术后24个月出现远处转移并行左半肝切除.向量测压结果显示术后大静息压和收缩压明显升高,而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明显降低,不均衡指数在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均显著升高.所有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正常.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能够获得足够的根治性和可接受的肛门功能.

  • 超低位直肠癌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作者:丛进春;陈春生;马明星;夏志秀;刘鼎盛

    目的 比较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PLRAS)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9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LRAS组(n=23)和ISR组(n=76).于术后6、12及24个月,采用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量表评估术后的肛门功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特为结直肠肿瘤患者而设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R29)评估术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吻合口狭窄:与ISR组比较,在术后6个月,PLRAS组的吻合口狭窄程度较重(P<0.001);在术后12个月时改善并不明显,狭窄程度仍较ISR组重(P=0.003);在术后24个月,2组患者的吻合口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②Saito功能问卷结果:术后6个月时,PLRAS组存在排便截断(P=0.016)、存在排便困难(P=0.008)及能分辨排气和排便(P<0.001)患者的比例均较ISR组高;在术后12个月,PLRAS组能分辨排气和排便患者的比例仍较ISR组高(P=0.017);在术后24个月,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Wexner得分结果:各时点2组患者的Wexner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生活质量:在术后6个月,PLRAS组患者的会阴部疼痛得分(P=0.031)和性交困难得分(P=0.006)均高于ISR组,而排气失禁(P=0.003)、排便失禁(P=0.043)和女性性功能(P=0.023)得分均低于ISR组;在术后12个月,PLRAS组患者的排气失禁(P=0.012)和女性性功能(P=0.017)得分均低于ISR组,而性交困难(P=0.012)得分高于ISR组;在术后24个月,2组患者各项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RAS术后12个月内的肛门狭窄情况和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均较ISR术更为严重,但到术后24个月,其可达到同ISR术相似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

    作者:谢海燕

    目的:比较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组(PLRAS组)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组(ISR组),每组各39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PLRAS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评分低于ISR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24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12个月的肛门功能差于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术后24个月后两种术式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