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腔关闭加管式造口治疗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16例分析

    作者:曹登科;张虎;吕峰;刘海威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多发生在老年人,极易误诊.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肠腔关闭加管式造口的手术方法治疗16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安全性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王襄瑜;许超;陈林昊;黄良祥;曾长青;薛芳沁;郑羽;池良杰;林达佳;谢礼锋

    目的 从组织学层面探讨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以28只完成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术的比格犬为研究对象,手术于盲肠根部对系膜侧打孔置入带球囊的特制造瘘管,以双线结卡压法前后固定.术后14 d拔除造瘘管后,通过消化道造影及解剖观察初步评估此术式的安全性;将设置缝线卡压处小肠组织作为实验段,近端非缝线卡压处小肠组织作为对照,进一步比较两段犬的小肠标本组织学染色及S-100蛋白、c-kit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染色情况,同时定量比较肌间神经丛、Cajal细胞(ICC)和肠壁平滑肌细胞.结果 术后14 d拔除造瘘管后,实验犬进食及排粪均正常,消化道造影提示肠管通畅,未见明显狭窄及梗阻.术后21 d对实验犬进行解剖,见腹壁窦道口愈合良好,腹腔内窦道形成良好,肉眼下观察实验段小肠血运、形态及运动功能与均近远端非实验段肠管无区别. S-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段与非实验段的S-100蛋白阳性细胞和"空白区"细胞形态及其分布一致;计数肌间神经丛,实验段(3.62± 1.82)个/视野,非实验段(3.27±1.62)个/视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P=0.20). c-kit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组c-kit阳性细胞的分布一致;对肌间神经丛内的ICC数进行计数,实验段(2.96±2.57)个/神经丛,非实验段(2.49±1.80)个/神经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P=0.07).α-SM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段与非实验段小肠组织全层肠壁平滑肌(黏肌层、纵肌、环肌等)细胞形态及分布一致;对环肌层α-SMA染色切片进行平均吸光度值检测并定量分析,实验段为0.15± 0.03,非实验段为0.14±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25).结论 从组织学角度显示,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是安全的.

  • 肠腔关闭加管式造口治疗左半结肠破裂43例分析

    作者:张波;尤龙

    对进行肠腔关闭加管式造口手术治疗的43例左半结肠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全组随访时间6个月~1年,2例术后1年因其他疾病死亡,肠黏连8例,全组无肠漏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