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戊酸钠对癫癎患儿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刘心洁;孙若鹏;马丽霞;赵飞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癫癎患儿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服用不同剂量VPA的癫癎患儿分别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其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服用VPA 3个月与服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t=2.824,P<0.01),且与VPA剂量呈负相关;胶原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 t =2.153和2.263,P均<0.05),与VPA剂量呈负相关;TXB2显著下降(t =2.373,P<0.05),与VPA剂量不相关;6-Keto-PGF1α无明显变化.服药6个月与3个月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全身性发作组与部分性发作组比较,上述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PA能影响癫癎患儿的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影响的程度与VPA剂量相关,与癫癎患儿的发作类型无关.

  • 癫癎患儿视感知功能和个性及适应行为评估

    作者:刘智胜;杨立志;王芳琳;胡家胜;吴革菲

    目的探讨癫癎患儿的视感知功能、个性特征及社会适应能力.方法采用本顿视觉保持测验(VRT)、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对42例8~12岁癫癎患儿的视感知、个性及适应行为进行测试,并与3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VRT在三种测试法下,癫癎组的正确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癫癎组的总错误分和遗漏、位置错误及大小错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癫癎组EPQ的内外向量表T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癫癎组SAB 的独立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的T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癫癎患儿存在视感知功能障碍;显示出内向性个性特征,有紧张、忧虑、自卑及孤独感;其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主要是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及自制能力差.

  • 癫(疒/间)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张静;过林;刘广余;欧宁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疒/间)血药浓度与量-效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81例癫(疒/间)患儿进行V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有效控制癫(疒/间)发作的浓度为(60.7±13.7)μg*mL-1,其中50~100 μg*mL-1范围的占73.7%.结论:血药浓度对VPA治疗癫(疒/间)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同步录像脑电图在癫(疒/间)外科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然;白勤;谭郁玲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ideo-EEG)在癫(疒/间)外科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难治性癫(疒/间)患者进行普通脑电图(REEG)、Video-EEG、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及神经影像学检查(CT或(和)MRI),并比较其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REEG监测到棘波19例,检出率63%;Video-EEG监测到棘波29例,检出率97%;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23例有异常病灶(77%),其中20例定位与Video-EEG完全一致(87%).在30例手术患者中,29例ECoG的癫(疒/间)灶定位与术前Video-EEG一致(97%).结论:Video-EEG对于癫(疒/间)的定位诊断以及指导手术治疗有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

  • 癫(疒/间)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分析

    作者:洪震;黄茂盛;王蓓

    目的:观察癫(疒/间)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C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图修订版(WSIC-CR)对癫(疒/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成人癫(疒/间)患者组平均总智商(FIQ)为87.3分,语言智商(VIQ)88.3分,操作智商(PIQ)89.9分;儿童癫(疒/间)患者组平均FIQ为87.1分,VIQ 86.9分,PIQ 87.7分.成人组中FIQ低于70分者占19.7%;70~79分者占9.9%,二者合计29.6%.儿童组中FIQQ低于70分占25.3%,70~79分者8.4%,二者合计33.7%.对WAIS和WSIC的分测验进一步分析:成人组(<70分者)语言量表(VS)中的算术、知识、领悟三个分测验,操作量表(PS)中积木分测验与≥70分者的差距更为明显.儿童组(<70分者)VS中的常识分测验,PS中图片排列分测验与≥70分者的差距更为明显.结论:约30%的癫(疒/间)患者有认知功能缺陷,20%~25%有明显缺陷.在有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中以记忆能力、一般知识注意力、数字推理能力、视觉空间能力、视运动协调能力、抽象概念形成能力和计划判断能力受损为明显.

  • 枕叶癫(疒/间)长程脑电监测1例报告

    作者:王惠琪

    1病例报告患者魏某某,男,9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角有闪光感,每天有2~3次发作,持续时间30s至1min,神志清楚.一周后患儿突然倒地,人事不省,双眼凝视,四肢阵挛性抽动,呼之不应,持续约10min.半小时后又有3次抽搐发作,症状同前而于2000年11月14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1℃,脉搏100次/min,血压12/8 kPa.头颅CT平扫正常.家族中无癫(疒/间)病史者,否认产伤及外伤史.入院第3天作常规脑电图检查:背景活动8.5~10Hz低一中波幅α活动,间有较多低一中波幅5~7Hzθ活动,剥夺睡眠加睡眠监测脑电图也无特殊改变.半月后该患儿复查脑电图为正常范围脑电图.

  • 癫(疒/间)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样波的研究

    作者:丁联斌;史庭慧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的P3样波(下简称听觉P3样电位)特点及癫(疒/间)大鼠P3样电位变化.方法:癫(疒/间)组大鼠每日予戊四氮腹腔注射,直至达到点燃标准;正常组大鼠每日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并分析两组动物听觉ERP特点及其P3样电位的变化.结果:①在大鼠可发现与人类听觉ERP的P3电位波形、潜伏期及反应特点相似的ERP;②癫(疒/间)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其P3样电位的听觉ERP的P3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波幅相对降低(P>0.05),波形分化不清.结论:P3样电位的产生具有跨越种属的相似性,提示P3样电位在哺乳动物中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回路.

  • 同步录像脑电图临床应用中应予注意的问题

    作者:陈芷若

    同步录像脑电图(Video-EEG或V-EEG)即俗称的视频脑电图,能记录并回放同步出现的脑电活动与临床发作表现,因此可更有效地用于癫(疒/间)的诊断与分类,了解癫(疒/间)发作频率与发作规律,确定癫(疒/间)灶及癫(疒/间)放电的传播,鉴别心因性发作和评价抗癫(疒/间)治疗的效果等.然而就实践中,或在癫(疒/间)病学术会议所宣读的论文中所见而言,V-EEG的健康发展尚需一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为此特对V-EEG之临床应用作如下简述,供同行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