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SrRNA基因PCR加反相杂交检测细菌DNA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作者:俞惠民;尚世强;洪文澜;孙眉月;滕懿群;金益人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反相杂交技术在细菌DNA 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法加反相杂交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标本细菌NDA。结果对20种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均出现371bp长度的DNA片段,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10-12g的细菌DNA,与人基因组及病毒无交叉反应;22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及4份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均扩增出371bp长度DNA条带,反相杂交区分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与培养结果相符。结论 16SrRNA基因PCR加反相杂交技术检则细菌DNA,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为细胞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反相杂交技术在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基因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方怡;黄文杰;刘志红;何为;马立人

    目的采用核酸反相杂交技术检测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方法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细菌371 bp片段,将通用探针和特异探针固定于硝酸膜上,通过反相杂交技术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进行诊断,并与常规痰培养结果比较.结果 100份合格痰标本中检出细菌75株,革兰阳性菌31株,革兰阴性菌44株,其中肺炎链球菌15株,流感嗜血杆菌9株,卡他莫拉菌4株,均优于传统的痰培养方法.结论反相杂交技术对致病菌的诊断准确可靠,经济快速,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工具.

  • PCR-反相杂交法检测沙门氏菌invA、invE基因

    作者:冯同喜;王燕宁;张建芳;李绣萍;卢媛;李建平;苏明权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 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 6 h检出8份,检出率80%.8 h、1 0 h可将10份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反相杂交法4 h有3份阳性,阳性率为30%,6 h有9 份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8 h、10 h可将10份全部检出,阳性率为100%.临床标本中电泳法12/16阳性,阳性率75%,PCR-反相杂交法阳性14/16,阳性率87.5%.结论:反相杂交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对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