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误感知致ICD误放电101次

    作者:于海波;高阳;许国卿;刘荣;徐白鸽;梁延春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气短2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d入院,外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长期口服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因心衰加重入院.查体:血压102/72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底少量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0次/min,节律不齐,可闻及早搏8次/min,心尖部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QRS间期100 ms.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稳定性研究

    作者:许国卿;于海波;梁延春;刘荣;高阳;徐白鸽;武敏;焉晓蕾;王祖禄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发生电风暴后除颤电极参数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ICD手术且术后发生ICD电风暴的6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比较患者ICD电风暴前,电风暴后即刻、3个月、12个月的除颤电极参数(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发生ICD频繁放电后24 h内测量的即刻除颤电极的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波振幅测定值较电风暴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电风暴后3、12个月,起搏阈值测定值较电风暴后即刻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的测定值与电风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CD电风暴患者即刻阈值较电风暴前有所升高,即刻R波振幅、阻抗较电风暴前无明显变化,长期随访观察除颤电极参数稳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