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及护理对策探析

    作者:邓菊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接受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及不同时期的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高,比较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可在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应用.

  •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折的体会

    作者:屈振宁

    目的 观察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65例老年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X线片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术后平均随访13.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及脱位.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15%(56/65).患者日常生活均可自理或基本自理.结论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

    作者:王红川;蒋俊威;王永才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2000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03例骨水泥型THA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36~89岁,平均55.3岁.股骨颈骨折49例(均为Garden 4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均为Ficat 4期),骨关节炎28例(均为Tonnis 3期).病程1 d~8年,术前Harris评分19~48分,平均36分.200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3例按常规THA术进行操作(A组);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60例在常规THA的基础上,采用术中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改进方法(B组).结果 A组术后9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9例抽出积血量为110~410 ml,平均317.8±75.3 ml;第1次抽出积血量为50~125 ml,平均86.7±30.7 ml;抽血2~7次,平均4.2次.B组术后2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2例抽出积血量分别为110 ml和160 ml;第1次抽出积血量分别为40 ml和60 ml;抽血3次和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共91例(A组39例,B组52例)获随访1.2~5.5年,平均3.7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A组平均78分,B组85分.其中,疼痛项评分:A组A级(44分)16例,B级(40分)24例,C级(30分)3例;B组A级48例,B级12例,无C级.两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型THA术后假体周围血肿的发生率及积血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