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丽芳;田先芝;李培全;李秀娟;陈予梅;杨淑玲

    目的:探讨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临床上已确定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于月经周期第1~5天首次臀部深层注射DMPA 150 mg,此后每间隔90±7 d注射1次,半年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痛经情况、病灶大小及内分泌变化等.结果:用药前痛经发生率为100.00%,用药后痛经发生率下降为13.64%,且痛经程度明显减轻;B超测得囊肿、结节病灶面积由用药前的18.59cm2、11.09cm2分别缩小为3.12cm2、1.05cm2,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内分泌测定FSH、LH、P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E2用药前后虽有显著性变化P<0.01,但均在卵泡早期水平;副反应主要为点滴出血、经期延长、闭经等月经问题;随访结果有2例患者在停药3个月后怀孕.结论: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副反应小.

  • 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可接受性研究与评价

    作者:蒋丽芳;陈予梅;李培全;王鹏辉

    为了了解DMPA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的可接受性以及对其评价,选择"DMPA长效避孕针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的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对已填完研究终止表的对象在无任何诱导因素的干预下,逐一进行问答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DMPA的避孕有效率为100.00%;停用率为31.79%,停用的主要原因为阴道出血.自感不影响乳汁分泌的占93.06%;只有8.67%的哺乳期妇女希望继续使用DMPA避孕.说明:DMPA是一种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长效避孕针,是哺乳期妇女首先考虑的避孕方法之一.由于缺乏对其基本知识、副反应发生及月经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其使用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 长效避孕针醋酸甲孕酮的临床续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丽媚;王惠津;张文浩;张维嘉;宋丽娟

    目的:对154例以醋酸甲孕酮150mg避孕的续用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该药的避孕效果为100%,但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7.8%;点滴出血发生率高达57.2%;闭经发生率高达30.5%.因这些原因停止使用的占95.5%.64.9%的妇女在第一次注射DMPA后因出现出血问题,而停止使用DMPA(其中发生闭经的妇女占15%),.54例坚持接受两次以上注射DMPA44例(占总数的28.6%)于第二次注射后停用(其中发生闭经的妇女占63.6%).闭经的总例数为47例(30.5%).21例未产妇中,仅4例连续用药2次,9例闭经,12例月经紊乱而终止使用.经产妇与未产妇的续用率相比经产妇高于未产妇.未产妇对月经的改变的可接受性要差.

    关键词: DMPA 避孕 副反应
  • 不同剂量DMPA对哺乳期妇女卵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作者:帕提古丽·纳斯尔

    目的::探讨针对哺乳期妇女,观察选择不同剂量DMPA(醋酸甲羟孕酮)完成干预后,对妇女卵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哺乳期妇女166例。根据对患者注射剂量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注射剂量为150毫克,86例)以及A2组(注射剂量为75毫克,80例)。针对两组哺乳期妇女,选择基础体温测量法以及选择超声监测方法,针对两组患者停止使用DMPA的卵泡发育情况、基础体温以及排卵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1组与A2组哺乳期妇女在停止用药的第1月进行复诊发现,在基础体温以及排卵情况两方面,两组患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在第2月以及第3月进行复诊发现,在基础体温以及排卵率两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A2组明显优于A1组哺乳期妇女(P<0.05)。结论:针对哺乳期妇女,避孕措施采取低剂量 DMPA,在停止后,哺乳期妇女的基础体温能够快速表现为双相,排卵能够快速恢复,卵巢功能可以有效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