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肌肽酶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张岩;谭延国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肌肽酶(HSC)的变化,并探讨HSC水平同脑梗死灶大小、神经学状态和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法分光光度法检测急性脑缺血患者发病后48 h内、第5 d、第7 d和第14 d HSC活性.所有患者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学状态评估(NIHSS),出院时评估神经学功能(Barthel index).结果 (1)HSC于发病第5 d即开始降低,第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4),第14 d升高到正常水平(P=0.105);虽然发病48 h内、5 d及14 d HSC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第5 d、第7 d和第14 d HSC活性均显著低于第3 d(P=0.023,0.002和0.013),第7 d也低于第5 d(P=0.000),第14 d同第5 d和第7 d相比无差异(P>0.05).(2)发病后的第7 d和第14 d,大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和对照组HSC差别显著(P=0.032和0.033).经两两比较,大梗死灶组于第7天H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4d HSC也分别低于较小梗死灶组和对照组(均为P<0.05),而小梗死灶组和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3)未发现HSC同NIHSS和Barthel Index有显著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HSC活性显著降低,并且梗死灶大的患者降低的幅度大.HSC能否作为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值得进一步关注.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赵娟;谭延国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学状态和神经学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缺血性腩卒中患者发病后48 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S-100β水平.所有患者于相应时间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学状态评估,并于出院时评估神经学功能(BI).结果 患者组各时间点S-100β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100β于所有时间点,较大、中等和较小梗死灶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相应NIHSS和出院时BI均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P=0.000).较大梗死灶组血清S-100β水平较高.结论 S-100β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升高,有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评估、揭示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影响

    作者:喻志华;周华

    目的 通过测定针刺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第7d和第14d血清S100β水平,同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学状态评估.结果 S100β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电针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水平,电针百会、水沟组降低为明显.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来实现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