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国宇;李红;敖国昆;程新伟;田梅

    目的 探讨与研究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25例,对比观察肺恶性肿瘤患者25例,行螺旋CT灌注扫描,计算肺部病灶的灌注量(perfusion volume,PV)、血容量(blood volume,BV)、增强峰值(peak height,PH)和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数值.结果 结核PV、BV、PH均值分别为12.15±4.12 ml·min-1!ml-1、10.36±5.87 ml/100 g、18.21±5.58 HU.恶性肿瘤PV、BV、PH均值分别为37.33±15.22 ml·min-1·ml-1、22.34±9.36 ml/100 g、38.05±13.21 HU.二者PV、BV、PH均值比较,结核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MTT均值分别为30.33±14.36 s、26.36±13.53 s,无明显差异(P=0.917).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可作为肺结核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

  • CT灌注成像在肺部肿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阮超美;陈文静;郑列;莫运仙;周志伟;吕衍春;谢传淼;李立;吴沛宏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供应与代谢在质、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目前正在开发使用新的影像学技术来鉴别恶性、良性结节的血供情况,灌注成像技术是其中一种.本文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肺内块状病灶的血流特点及其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52例初诊为肺部肿物的患者(37例恶性、7例良性、8例活动性炎性),行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利用功能软件包自动获取动、静脉、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病变的灌注参数,包括灌注量(perfusion volume,PV)、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增强峰值(peak height,PH).结果:恶性、活动性炎性、良性病变PV值分为(27.63±15.06)ml·min-1·ml-1、(30.80±20.33)ml·min-1·ml-1、(11.81±3.74)ml·min-1·ml-1,PH值分别为(28.46±12.07)Hu、(32.15±15.89)Hu、(10.41±3.77)Hu,BV分别为(21.64±10.97)ml/100 g、(28.38±14.55)ml/100 g、(10.61±5.33)ml/100 g,恶性及活动性炎性病变这3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恶性、活动性炎性、良性病变的MTT值分别为(28.39±21.66)s、(25.91±14.57)s、(29.86±13.57)s,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恶性、活动性炎性病变间4个灌注参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若以PV值>20 ml·min-1·ml-1,且PH>15 Hu作为鉴别恶性、良性病变(除外活动炎性病变)的阈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为91.9%、100%、84.1%.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肺部肿物血流模式,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病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