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F-FDG PET-CT显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萨日;赵红光;关锋;侯森;林秋玉;林承赫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于二级胆管以上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起自肝内胆管上皮细胞.ICC生物学特性复杂,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手段.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是将PET设备和CT设备融为一体的同时具备形态学和功能学诊断的尖端影像设备.肿瘤诊断已成为PET-CT临床应用的主要内容.因此详细研究PET-CT在I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会提高ICC的诊断率.现将PET-CT在ICC诊断中的应用做以综述.

  • 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宋昱垚;刘荣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常见的类型,早期诊断困难,根治难度大,预后极差.18F-FDG PET/CT显像整合了PET提供的生理代谢、分子信息以及CT提供的功能、解剖学信息,能显示原发病灶区域肿瘤细胞的功能代谢状态,病灶区域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解剖结构关系,可探查全身转移灶,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期、复发检测、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对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 子宫肌瘤18F-FDG PET/CT显像高代谢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房娜;王艳丽;曾磊;崔新建;马丽莉;赵伟;赵秀妹

    目的 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显像上子宫肌瘤的高代谢表现及机制.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接受PET/CT检查的受检女性(共1785例)的PET/CT图像,以18F-FDG摄取高于肝脏作为代谢增高的标准,子宫出现高代谢病灶者共147例,其中9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结果 9例子宫肌瘤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的受检者年龄34~57岁,平均46岁,子宫肌瘤18F-FDG代谢的18F-FDF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4~20.4.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18F-FDG摄取多见,且SUVmax高于绝经后期.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18F-FDG摄取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但增殖期子宫肌瘤的SUVmax低于分泌期.结论 子宫肌瘤可以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不应一概视为恶性.认识子宫肌瘤的高代谢表现有助于减少假阳性,提高诊断准确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