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采用Kodama法与Patey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作者:刘安民;王永梅;李钥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Kodama法与Patey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采用Patey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采用Kodama法为研究组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Patey法相比,采用Kodama法为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Kodama法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的应用

    作者:彭德峰;赵云霞;朱正志;马小开;崔振;王岩岩;董慧明

    目的::探讨Kodama法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清扫LEVELⅢ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68例女性初治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基础上,加行Kodama法清扫LEVELⅢ淋巴结,并单独标记送病检,对该组淋巴结转移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VELⅢ淋巴结转移率为30.88%。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肿瘤数目(P>0.05);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分子分型(P<0.05)。结论:对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术时,加行Kodama法清扫腋窝LEVELⅢ淋巴结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 乳腺癌Ⅲ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和临床实践

    作者:金功圣;韩福生;李洪涛;喻大军;郭伟

    目的:探讨乳腺癌Ⅲ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78例乳腺癌患者中,38例通过Kodama法(经肌间沟法)行Ⅰ~Ⅲ组淋巴结清扫,40例通过Au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法)行Ⅰ~Ⅱ组淋巴结清扫,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Kodama手术的Ⅰ~Ⅱ组腋窝淋巴结阳性中Ⅲ组淋巴结阳性率为25%;两种手术方法除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皮瓣坏死、淋巴瘘和胸大肌萎缩等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于Ⅰ~Ⅱ组腋窝有淋巴结转移者Ⅲ组淋巴结清扫是合理的; Kodama法清扫Ⅲ组淋巴结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 乳腺癌Auchincloss法与Kodama法淋巴结清扫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伟;王冰涛;尚宏清;白月奎

    目的 探讨乳腺癌Auchincloss法与Kodama法淋巴结清扫的利弊.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uchincloss组75例和Kodama组75例,Auchincloss组术中采用Auchincloss法行淋巴结清扫,Kodama组术中采用Kodama法行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Kodama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uchincloss组(P<0.05).术后6个月,Kodama组上肢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胸大肌萎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uchincloss组(P<0.05).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皮瓣坏死、淋巴瘘、皮下积液、患肢水肿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dama组5年生存率为72.5%,Auchincloss组为7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dama法能够取得满意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能够保留胸大肌功能神经,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