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合式气管导管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利平;李小民;徐继来;孙艳;王建业

    目的 探讨组合式气管导管声门下引流对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将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B组采用组合式气管导管并定期行声门下引流.观察两组间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A组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B组.结论 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组合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清除声门下分泌物,降低细菌在呼吸道定植率,是预防VAP比较有效的措施.

  • 声门下引流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利军;艾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MV治疗48 h后或拔管48 h内发生肺部感染[1].VAP的患病率为6%~52%,病死率可达30%~70%[2].VAP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因此VAP的预防至关重要.大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3-10]已证实声门下引流(subglottic secretions drainge,SSD)可吸除声门下的分泌物,减少定植菌进入下呼吸道,从而降低VAP发生率[3].现就SSD降低VAP的机制、SSD方式、声门下冲洗液的应用综述如下.

  • 持续声门下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红晓;徐翠莲;李桂芳

    目的 观察持续声门下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对某院综合ICU科室收治的20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V)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持续声门下引流组,对照组为常规气道护理,未行持续声门下引流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所得研究数据通过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试验组104例,VAP发生率为4.80%,对照组96例,VAP发生率为2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无差异的背景下,持续声门下引流可明显降低气囊上滞留物的下移,可以明显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