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耐用于鼻镜手术预防全麻躁动的观察

    作者:张艳

    目的 观察特耐(帕瑞昔布钠)预防鼻镜手术全麻躁动的作用.方法 全麻下行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特耐40 mg组(P组)及等容生理盐水组(C组),观察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结果 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时C组MAP高于、HR快于P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 C组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特耐可安全用于鼻内镜术,并可有效预防鼻内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 特耐 鼻镜手术 躁动
  • 鼻镜术后鼻腔冲洗与鼻镜清理疗效比较

    作者:田梦秋

    目的:比较鼻镜术后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与鼻镜清理的疗效,探寻更简单实用的术后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行鼻镜手术治疗后的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3%高渗盐水冲洗鼻腔与鼻镜清理,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腔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鼻镜术后应用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和鼻镜清理均有助于术腔上皮化、黏膜恢复,减少复发,但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操作更为简单,并且价格低廉。

  •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镜下不同手术方案的效果比较

    作者:郭小东;陈伟伟;郝岩梅

    目的 探讨鼻镜下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鼻镜手术的10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56例采用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者为A组,24例采用鼻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者为B组,24例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者为C组.于手术前统计患者鼻(腔)出血部位,术后结合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标准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后难治性鼻出血的复发率,比较三组患者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溢泪、嗅觉减退、鼻腔干燥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鼻(腔)出血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2.9%,B组为95.7%,C组为91.7%,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为(2.8±1.4)d,鼻黏膜恢复时间(5.2±1.6)d,术中失血量(40.31±5.57) ml;B组分别为(3.0±1.7)d、(5.5±1.1)d、(68.23±6.42)ml;C组为(2.8±1.1)d、(4.8±1.4)d、(74.24±6.62) ml,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C组(P<0.05),三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发现,A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2.5%(7例),B组为16.7%(4例),C组为12.5%(3例).三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术、鼻中隔矫正术及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分别适用于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三种手术治疗方案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防止病情复发有着相近的效果,临床可针对患者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对比传统鼻镜手术与影像导航下鼻镜手术对鼻窦骨瘤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的差异

    作者:查潇逸

    目的 探讨传统鼻镜手术与影像导航下鼻镜手术对鼻窦骨瘤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取59例鼻窦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就诊次序分成影像导航组(A组,n =30)和传统手术组(B组,n =29).A组予以传统鼻镜手术方案,B组在影像导航下行鼻镜手术.比对两组患者术程、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的差异,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其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81.5±7.0) min,长于B组[(61.9±6.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为期2年的随访中,A组无复发病例,B组额窦复发2例,筛窦复发4例,复发率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与B组的4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窦骨瘤患者予以影像导航下鼻镜手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鼻镜手术和常规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冬君

    目的 对比鼻镜手术和常规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相比,采用鼻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不仅能有效改善其手术情况,还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鼻镜手术与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观察

    作者:刘悦胜;何碧仪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肥大应用鼻镜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择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10例.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实施“鼻镜+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照组实施鼻镜治疗.全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腺样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第6及第12个月中腺样体增生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实施“鼻镜+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淋巴组织的增生情况,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 鼻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作者:沈康

    目的:分析鼻镜手术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坑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4例进行随访性回顾,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6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5~ 10个月的随访,所有随访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复发率为4.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复发率为28.6%,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鼻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更佳,且不易复发.

  • 经鼻镜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常建玉

    目的 探讨经鼻镜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鼻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4.69%、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75%、10.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镜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西医药物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对比鼻镜手术和常规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振波

    目的:分析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内患者分别采用鼻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 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内确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鼻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0.6%(24/3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1%(16/34)(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32/34),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9.4%(27/34)(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未发生出血的情况,常规组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5.3%(12/34),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鼻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可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适合临床运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