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肖全胜;沈龙源;房小斌

    目的 研究分析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2-2016-10间行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记录麻醉后、切皮后、术中、术毕时的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SpHb)结果,观察SpHb与血红蛋白(Hbsatlab)的相关性.结果 在术前期、术中稳定期和术中动态期,自变量x为患儿不同时间点SpHb值,应变量y为实验室血气分析检测获得的Hbsatlab,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不同时期SpHb与Hbsatlab存在线性相关,方程分别为y=-0.4+ 1.21x、y=-1.79+ 1.20x、y=-1.17+ 1.15x;在术前期、术中稳定期和术中动态期,X轴为固术期各时间点取得SpHb与Hbsatlab的均值,Y轴为差值,经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SpHb与Hbsatla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肝脏外科手术的应用

    作者:李锐;虞雪融;黄宇光

    目的 评价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择期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患者25例,ASAⅡ或Ⅲ级,无创血红蛋白监测仪连续监测血红蛋白(SpHb)和末梢灌注指数(PI).输血决策前、输血前后各抽取颈内静脉血测总血红蛋白(tHb),与SpHb比较,Bland-Altman分析评价SpHb的准确性和指导输血决策的有效性.结果 25例患者完成研究,有效数据65对,SpHb与tHb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24 5[95%CI 0.726 7~0.889 5(P<0.05)].SpHb和tHb的偏倚0.5 g/dl、精确度1.0 g/dl和限定一致性95%CI-1.48~2.48 g/dl,4对(6.2 %)SpHb值在95%CI之外.以tHb为血红蛋白测量的“金标准”,SpHb用于决定输血决策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5%、正确诊断指数70%.结论 SpHb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肝脏外科手术患者,与实验室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术中输血决策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中的应用

    作者:胡春林;林成新;罗远国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指导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准确性、实用性.方法:选择40例估计出血量较多的脊柱骨关节手术患者,把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0例全麻后行ANH.M组使用Masimo radical-7连续监测并设定目标SpHb为10g/dl进行采血,对照组设定目标Hb为10g/dl.在T1(气管插管后)、T2(放血后10min)、T3(输血前10 min)、T4(输血后10 min)、T5(术毕)这5个时间点抽取患者的桡动脉血,记录采血量、出血量、补液量、尿量、异体输血量.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采血量、出血量、胶体用量、晶体用量、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配对SpHb值与tHb值相关性较好(SpHb=1.108tHb+0.7 r=0.952).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表明2者一致性较好,SpHb值与tHb值平均偏倚为0.87 g/dl,一致性界限为(0.17 g/dl,1.64 g/dl).结论:Masimo radical-7可以为脊柱和骨关节手术中行ANH提供准确和便捷的血红蛋白值参考,提高围术期合理输血输液水平.

  • 不同手术失血量患者的体温变化

    作者:唐超君;陈金华;李发仁;杨盛英;罗惠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失血量患者的体温变化趋势与特点,以更好地优化和解决临床失血与围术期的体温管理。方法:以术晨第一台择期非胸腹腔暴露的男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50岁,ASAⅠ-Ⅱ级,无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无感染、发热,无甲亢、免疫性等可致体温改变疾病,手术时长3h以内。术前监测基础体温T0,血红蛋白Hb0,术中连续监测腋温(体表温)T1、食道温(核心温)T2、连续无创血红蛋白SPHb及手术时间t,描记失血量0%-25%时患者体表、核心温度的变化曲线。同时剔除不同因素对体温的影响:麻醉方式一律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控制手术室室温25℃、湿度55%,所有输液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结果:90例患者术前T0及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失血量≤10%时,体温描记曲线平直,两曲线几乎平行稳定于T0附近,T1、T2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失血量≤15%时,两体温描记曲线分离,并平缓下行,T1较T0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失血量≤20%,体温描记曲线下行坡度加大,出现拐角,两曲线间夹角趋小,T1、T2均下降,其中T1变化大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20%时,两体温描记曲线彼此趋近,T1、T2较T0明显下降,T2与T1差值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失血常导致体热丢失,表现为体温的下降,体温下降的程度与失血量相关,当15%≤失血量≤20%时,出现明显的“失血体温拐点”,此临床特征对临床失血的诊治和围术期体温管理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