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评估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训练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医学评估对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儿童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社会沟通能力问卷(SCQ)分别对特教学校67名ASD儿童的发育水平、社会生活能力,社会交流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对其中48名干预组儿童,根据其发育年龄、实际生活能力制定干预目标,由特教老师根据目标,制定符合其发育水平的个体化训练方案实施训练。对19名对照组儿童按特教学校原有日常康复训练课程进行训练。训练1年后,采用同样方法再次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儿童训练后,在适应性、语言、沟通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学评估的基础上对ASD儿童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有利于促进ASD儿童发育水平、社会生活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
-
大学生运动前医学评估对运动性心血管意外预警机制分析
目的:观察大学生运动前医学评估对运动性心血管意外预警机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到肇庆学院医学院体检的参加运动的大学生120名,运动前进行医学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既往病史、运动史、家族史,测定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了解大学生基本情况,必要时邀请上级三甲医院医师联合检查,将评估结果与临床结果比较.结果:120例大学生临床病理终确认12例存在心血管疾病,其中,5例心肌炎、4例心脏病、3例其他,发生率为10.00%.经过运动前医学评估诊断符合率为75.0%,与临床病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疾病与未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同工酶(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肌酸激酶(CK)、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红蛋白(Mb)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疾病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运动前进行医学评估效果理想,建立预警机制,能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
-
从邹宜均案来看精神障碍者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问题
精神障碍者非自愿就医分为两种:保安性强制住院治疗与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与前者相比,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主要针对的是有潜在危险性的重症患者,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它仍会涉及到病患人身自由的剥夺或限制.所以,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需要贯彻法定原则、保护患者权益原则、适当比例原则.立法的完善也应该主要集中在:决定主体、适用范围、程序控制等方面.
关键词: 救护性非自愿住院治疗 医学评估 法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