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开颗粒对亚临床肝性脑病大鼠神经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刘龙民;王灵台;陈建杰;高月求;虞胜

    目的 探讨清开颗粒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大鼠神经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以四氯化碳高脂低蛋白复合因素建立SHE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清开颗粒、乳果糖、生理盐水灌胃;并设正常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EP)的潜伏期(PL)和听觉诱发电位(AEPs)的PL、波间期(IPL).结果 治疗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Ⅰ波、Ⅲ波PL接近正常组(P>0.05),但明显小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Ⅰ-Ⅲ、Ⅰ-V、Ⅲ-V波IPL接近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Ⅰ-Ⅲ波IPL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Ⅰ-Ⅲ、Ⅰ-V、Ⅲ-V波的I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开颗粒能显著改善SHE大鼠的神经生理功能.

  • 脑干损伤的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诊断与预后评价

    作者:刘震洋;于明琨

    以往脑干损伤诊断多仅凭病史和神经体系统格检查,缺乏客观的辅助检查.利用影像学和电生理学技术可从形态学、组织代谢和神经功能等多方面对脑干损伤进行客观的诊断和预后分析.研究认为, CT检查是颅脑损伤的首选检查,对较大的出血性脑干损伤有直接诊断作用,对非出血性脑子损伤多通过间接征象诊断.核磁共振检查是脑干损伤理想的检查, MRI各序列可反映脑干损伤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分类研究发现,患者预后与脑干损伤部位关系密切.1H MRS从组织病理代谢变化角度能解释更多伤后昏迷而形态学检查无法解释的脑干损伤,有诊断分类和预后作用.神经诱发电位是简便,可反复在床旁进行诊断和监测的检查方法,能从神经功能损伤的角度对脑干损伤进行定位诊断和预后分析,与MRI研究结果相吻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