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h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I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收治的6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按是否联合MASCITM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TACE组(3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联合治疗组0.5、l、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8.8%、37.5%和25.0%,单纯TACE组分别为50%、11.8%和2.9%,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5和5.5个月(P<0.01).联合治疗组0.5、l、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5.6%和40.6%,单纯TACE组分别为91.2%、47.1%和23.5%,两组中位OS分别为19.5个月和10.5个月(P<0.05).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AFP水平、ECOG评分是影响HC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SCITM联合TACE治疗可提高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延长PFS和OS.
-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安全性
目的:评价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TTM)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接受MASCTTM治疗且治疗前的末次治疗结束少1个月以上、未接受其他免疫治疗的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第0天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诱导培养为成熟树突状细胞(muture dendritic cell,mDC),负载14种抗原肽,小部分mDC于第8天经患者腹股沟淋巴结周围区皮下注射;未贴壁细胞第7天与大部分mDC共培养诱导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mDC及CTL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第26天经静脉回输患者体内,分析输注细胞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结果:mDC中CD80+细胞比例为(98.5 ±5)%、CD83+细胞为(88.0±10)%、CD86+细胞为(98.4±3)%、HLA-DR+细胞为(98.8±2)%,mDC分泌高水平IL-12[(985 ±312) pg/ml]、低水平IL-10[(53±10)pg/ml].CTL中CD3+ CD8+细胞为(83.0±10)%、CD3+ CD56+细胞为(24.0±5)%,CTL分泌高水平IFN-γ[(1 222±650)pg/ml]、低水平IL-10[(7±5) pg/ml].MASCTTM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食欲、睡眠和体力较前好转,有2名(4.4%)患者在输注CTL细胞1h后出现轻中度发热,未观察到其他严重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MASCTTM成功诱导培养典型mDC和CTL,行MASCTTM治疗的HCC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