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研究

    作者:王华;任海英;刘亿枫;杨晓霞

    目的:探析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69.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运用

    作者:尹桂珍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3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对比患者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率(73.7%)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52.6%);动态心电图在对患者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诊断项目检查上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差异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上准确性更高,且可以详细监测患者心电信号,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临床价值更高.

  • 合并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92例治疗分析

    作者:曹盈盈;许仙娥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9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82.61%(38/46),p<0.05;在治疗的相关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相关病症指标,不良反应少.

  • 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

    作者:曾照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 n=42)与胺碘酮治疗(观察组,n=42)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6.19%,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6%,26.18%,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建议急诊科为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作者:贾士军;刘洪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纠正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律失常纠正率更高,而血清BNP和CRP水平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纠正患者心律失常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体会

    作者:江小静

    目的:研究与分析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7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共计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即为观察组.另外从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当中,选取已经确认没有出现阵发性房颤的健康人共计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动周期大P波时限所对应的均值为(128.1±3.5)ms,小P波时限所对应的均值为(87.5±3.1)ms,P波离散度均值为(49.2±0.7)ms,对比另外62例没有出现阵发性房颤的健康人,结果显示,上述研究数据均呈现出偏高状态,此次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阵发性房颤始动因素的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运用.

  • 胸外科术后心律失常诱发因素的临床探讨

    作者:陈海山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心律失常诱发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胸外科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40例患者(研究组)和未发生心律失常的60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术后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高龄12例,长期吸烟3例,淋巴清扫12例,术前并发症15例;研究组患者分别为17例、22例、21例和18例,诱发心律失常原因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吸烟、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是胸外科术后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医生要针对常见危险因素和患者实际,术前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监测患者心脏功能指标,预防和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

  • 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徐亚华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与比较诊断心律失常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为21例,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为18例,室性早搏成对为22例,房性早搏成对为19例,阵发性室上速为17例,房室传导阻滞为7例,室上性早搏为5例,房性早搏为23例;对照组患者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为11例,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为9例,室性早搏成对为12例,房性早搏成对为5例,阵发性室上速为6例,房室传导阻滞为6例,室上性早搏为8例,房性早搏为20例,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房性和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室性、房性早搏成对以及阵发性室上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与普通心电图检查比较,应采用检出率较高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以便使患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应将其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诊疗实践中.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于天宇;吴永全

    目的: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和SV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临床疗效较好,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晓敬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和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爱;张宝田

    心血管疾病中,心律失常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患者发生时心动过速等问题导致.在诱发心动过速的原因中除了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等,心力衰竭也是一大原因.就当前研究成果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虽然正常机体对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的抗性,但是在发生病理改变的心脏而言,机体的抵抗能力远不如正常机体.并且,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性原因都是可能影响机体抵抗力的因素.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虽然可以治疗心律失常,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适合一些人群的,存在一些治疗风险.灸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有临床证据表明,它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也没有证据表明存在禁忌症.养心定悸胶囊是以炙甘草汤基础,现代工艺制成的成药.因此,对于一些症状明显的但是却又不能使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养心定悸胶囊进行治疗.当前临床上广泛运用养心定悸胶囊进行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为更好的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我们展开了本次研究.

  •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朱静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144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给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给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方面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检出率,此种诊断方式推广价值较高.

  • 心电图编辑在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莫景雄;韦蔚;吴惠凤;于松静

    目的:分析讨论在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使用心电图编辑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2777例患者中49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所有患者扫描数据进行心电图(ECG)编辑软件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图像质量,并分析ECG编辑软件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经ECG编辑软件处理图像质量(91.22%)明显高于处理前(76.73%),P<0.05.结论:在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据重建中使用ECG编辑软件进行数据重建可明显提升扫描图像质量,为之后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周春美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选用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治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程度、复发率、患者了解率等.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住院时间(9.0±2.0)d,复发率为8%,患者了解率为90%,患者的满意程度为85%;对照组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1.5)d,复发率为25%,患者的了解率为70%,患者的满意程度为6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了解率和满意程度.

  • 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杜佳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堵闭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因素,评价VSD介入堵闭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行VSD介入堵闭术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ECG)及/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等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及心电监测,以及术后复查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381例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堵闭术患者中,有367例堵闭成功,成功率为96.3%.术后有84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2.89%.包括传导阻滞58例、起源异常类26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有3例.术前有无心律失常、是否合并膜部瘤、手术时间长短、室间隔缺损直径大小、堵闭器直径大小与介入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心律失常是行VSD堵闭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我们应该在术前了解VSD的解剖形态、严格遵守手术适应症、依据VSD直径来选择适宜的封堵器、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VSD介入堵闭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15815 条记录 791/791 页 « 12...78378478578678778878979079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