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舰船多舱室爆炸致比格犬颅脑爆震伤模型建立及伤情分析

    作者:刘邦鑫;程岗;刘帅;李彦腾;王淑为;魏铂沅;王娟;张剑宁

    目的 模拟舰船内爆炸后生物体的损伤情况,探索典型多舱室内爆炸后比格犬在爆炸冲击波、准静态压力作用下的颅脑损伤伤情特点.方法 在等比例舰艇舱室模型中,使用0.65 kg TNT裸药模拟舰船内爆炸,其中炸药安放舱为当舱,相邻舱室为邻舱.采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置于当舱和邻舱中接受爆炸损伤.观察爆炸后犬存活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颅脑大体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爆炸后舱室内会出现两次较大的反射冲击波,邻舱的冲击波压力峰值约为当舱的0.39倍.比格犬在爆炸后即刻死亡7只,24 h内死亡4只,死亡率为45.83%(11/24),其中当舱动物死亡率为66.67%(8/12),邻舱动物死亡率为25.0%(3/12).存活比格犬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在爆后即刻有较大的改变,24 h后基本恢复.即刻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有明显的挫裂伤,爆炸后24 h内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可见脑出血和脑水肿;爆炸后存活比格犬的脑组织在光镜下也可见部分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结构的异常,部分神经元出现核囤缩深染、核溶解或核仁消失,细胞界限模糊.结论 舰船多舱室爆炸后,当舱的冲击波压力明显高于邻舱,并且舱室内会出现二次反射冲击波,加重了对生物体的损伤;当舱比格犬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邻舱;比格犬在爆后即刻急性损伤为严重,且脑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 多舱室爆炸致兔骨折伤情分析

    作者:王静;刘立洋;陈佳海;徐成;胡明;阮狄克

    目的 探讨多舱室条件下爆炸冲击致骨折伤伤情特点,为密闭舱室爆炸时内部人员的防护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76只新西兰大白兔,赛拉嗪镇静后随机编号按距爆源不同距离放置.在钢板构建的多舱室模型中,使用大小2种常规口径舰炮实、裸弹作为爆源进行爆炸实验.死亡动物当场解剖,存活动物饲养观察24 h后处死解剖,均行X线检查.结果 实验动物死亡率59.2%;骨折发生率55.3%,以四肢为主.小口径实、裸弹与大口径实、裸弹致骨折率及邻舱机柜前、后整体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舱室爆炸伤实验动物直接死亡率高,晚期死亡率低.结论 舰船多舱室结构中,舱室整体结构及内部机柜结构对兔有一定防护作用;舰船舱室内爆炸伤多为多发伤,这与舱室构造、结构的强度以及冲击波在舱室内的反射、折射有关;爆炸致兔骨折伤以四肢为主,二次破片及抛掷碰撞是骨折的主要机制.现场仔细检伤,早期骨折固定,尽快实施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