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神经阻滞针行连续股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研究

    作者:何苗;邹天笑;谢书奇;张毓文;张晓庆;余斌

    目的 探讨新型神经阻滞针在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中不同定位方法的优势.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5岁)共6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成3组,应用新型神经阻滞针,分别使用鞘膜突破定位、B超引导定位和二者结合的定位方法行患肢连续股神经阻滞并留置导管术后镇痛.观察3组患者一次操作置管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安静/活动时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发生率、穿刺置管部位有否感染、神经损伤、局麻药物毒性反应、其他镇痛药物使用量、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鞘膜突破定位组一次操作成功置管为75%,置管平均操作时间(3.1±0.4) min;超声引导组一次操作置管成功率90%,置管平均操作时间(4.9±0.7) min;鞘膜突破结合B超定位组一次操作置管成功率90%,置管平均操作时间(3.5±0.5)min,置管平均操作时间每两组之间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操作成功率鞘膜突破定位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6、12、24、48 h静止/活动时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无显著区别;3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置管部位感染、局麻药物毒性反应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也均未使用其他止痛药物.3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4.27±6.6)h;镇痛结束拔除留置导管后仅超声引导组有1例患者大腿前部及膝关节内侧皮肤略感麻木,余患者均异常症状.结论 使用新型神经阻滞针在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采用鞘膜突破定位、超声引导定位及两者结合定位镇痛效果相似.鞘膜突破定位与超声引导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法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操作成功率高,可供临床借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