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利强;初同伟;赵光荣

    目的 对比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与传统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后凸畸形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脊椎楔形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畸形纠正程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在术后2周、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除腰椎前凸角术后6个月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植骨融合率和脊柱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有效恢复脊柱高度,防止矫形过度或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 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后凸畸形

    作者:吕工一;张晓林;苗军

    目的 探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后凸畸形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脊椎楔形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畸形纠正程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结果 观察组胸椎后凸角由术前(37.4±10.0)°分别在术后2周、3个月矫正到(1.8±0.5)°、(1.9±0.9)°,腰椎前凸角由术前(-13.7±17.3)°分别在术后2周、3个月矫正到(27.0±7.2)°、(27.3±6.8)°、矢状面平衡由术前(35.8±10.6)°分别在术后2周、3个月矫正到(12.7±4.2)°、(12.9±4.4)°、颌眉角由术前(63.5±11.1)°分别在术后2周、3个月矫正到(12.8±3.1)°、(12.6±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7).而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观察组在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3.4% (P =0.007),脊柱功能评分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41).结论 脊椎去松质骨化截骨术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可有效恢复脊柱高度,防止矫形过度或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