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起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报告

    作者:聂宇涛

    目的 调查了解洛阳某饭店1起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结果 取得调查共85人,其中出现55例,罹患率64.0%,无死亡病例;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等,在采集的22种食物样品中有3种检出德尔卑沙门菌;餐厅57名厨房工作人员大便留样及餐厅厨具卫生检测均未检出致病菌. 结论 该事件为1起德尔卑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可能原因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造成个别食品沙门菌污染,应加强食物加工过程中卫生宣传教育,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类似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1起农村家宴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作者:沈梅云;张晴

    目的 对2016年10月无锡市锡山区1起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查明原因,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及病例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开展调查工作. 结果 在1份凉菜、2份患者肛试子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将农村流动厨师进行备案登记,实行农村宴申报备案管理制度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

  • 2014-2015年无锡市锡山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沈梅云;张晴

    目的 了解无锡市锡山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体分布种类. 方法 收集2014-2015年无锡市锡山区2家哨点医院就诊的231例腹泻病患者的信息和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 结果 23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各类细菌和病毒共67株,总检出率为29.00%,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22株,沙门菌13株,副溶血性弧菌4株,志贺菌3株,非O1、O139霍乱弧菌1株,诺如病毒24株;全年病原体检出以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为主.标本中,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以18~34岁病例数多,占48.48%;职业以农民工和0~6岁儿童为主;可疑食物中居前3位的是果蔬类与饮料(23.35%)、肉与肉制品(16.17%)、水产品(14.37%). 结论 无锡市锡山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孤菌和诺如病毒,流行季节为夏秋季.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对农民工和0~6岁儿童的主动监测,有效降低散发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发生.

  • 1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小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覃春娟;谭翠云;徐月芳

    目的 为查明某小学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学校今后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座谈和现场访谈了解疫情及学校情况,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掌握学生暴露其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测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进行判定. 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罹患率2.16%,病例以恶心、呕吐、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为主,发病学生共同食用豆浆和包子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1名学生肛试检出蜡样芽孢杆菌. 结论 该事件是食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豆浆和包子引起的食物中毒.

  • 1起宋内志贺菌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调查

    作者:梁家习;林桢;凌桂岩;夏都烈

    目的 对广西巴马县某幼儿园72名幼儿出现食源性疾患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为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对疫情现场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所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通过对幼儿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患儿临床症状及所收集样品的实验室检测情况综合分析,认定该事件为1起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 结论 幼儿由于食用了被宋内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是引起本次食源性疾病疫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该园食堂卫生条件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