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在雄性生殖中的作用

    作者:陈凯洪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GPER),又称G蛋白偶联受体30 (GPR30),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别于雌激素经典核受体的功能性膜受体.该受体广泛表达于皮质、小脑、海马、心脏、肺、肝脏、骨骼肌及泌尿生殖器官等全身各个系统,与雌激素及其相关的衍生物结合,引起快速的非基因效应,参与全身各个系统的多种生理活动.本文主要对男性生殖中GPER的分子结构、亚细胞定位、信号传导、分布以及功能进行了综述.

  •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鹏;邢方凯

    雌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调节着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其中在心血管方面,雌激素参与了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变的发生、发展[1].早期观点认为雌激素通过经典核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表达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作用.但近年来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即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被发现广泛表达于心血管系统,并且能与雌激素特异性结合,激活信号转导中的第二信使,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2].本文就GPER及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GPER-ERK通路在DES影响小鼠睾丸引带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张镟;柯松;刘亮;陈凯洪;马廉;蒋学武

    目的:检测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在小鼠睾丸引带上的存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已烯雌酚(DES)影响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的非基因效应,从睾丸外因素初步了解外源性雌激素影响雄性生殖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GPER在不同发育时期(孕17、19d,生后0、3、7、14和21 d)小鼠睾丸引带上的表达分布情况,并利用免疫电镜进行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将培养传代的小鼠睾丸引带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DES组),经典雌激素核受体阻断剂亦是GPER激动剂ICI 182780干预组(ICI 182780-DES组)和GPER阻断剂G15干预组(G15-DES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别中DES对其ERK通路的影响.结果:GPER存在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小鼠睾丸引带内层疏松间叶组织区,主要表达于引带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上;免疫电镜显示GPER颗粒主要锚定在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表达量少.Western blot方法发现DES对ERK通路上p-ERK1/2的抑制作用可被GPER阻断剂G15阻断,但预先加入ER阻断剂ICI 182780后没有得到类似的反转现象.结论:GPER持续存在小鼠睾丸引带的各个发育阶段,表达于引带细胞的膜性结构上;DES对小鼠睾丸引带的快速非基因效应至少部分是通过GPER介导的.以睾丸引带为研究对象,探讨DES影响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可能机制,可为其他迫切需要进行效应评价研究的环境雌激素提供一个新的实验参考系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