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病理分期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行ARM后水肿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海仪;夏飞;吴宝潮;王筝

    目的:探讨反向腋窝淋巴结示踪(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后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情况与不同病理分期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所有乳腺癌患者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ARM术,以亚甲蓝为示踪剂,术后分析不同的病理分期和不同的分子分型患者间的上肢水肿情况.结果:依据病理分期分组和分子分型分组的病例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分期组间水肿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1,P<0.05);分子分型组间水肿发生情况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0.05).分期较晚及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术后更容易患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淋巴水肿组年龄大于50岁和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者分别占65.6%(21/32)和73.9%(17/23),显著高于非上肢淋巴水肿组的31.0%(9/29)和34.2%(13/3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放射治疗与否、糖尿病及饮酒史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是乳腺癌治疗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ARM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与患者病理分期和分子分型均具有相关性,对年龄大于50岁和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的患者在治疗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避免淋巴水肿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