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分离术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小玲;孙红

    目的 探讨针分离术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患者,26例采用针分离术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针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眼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3个月,两组眼压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76.92%(20/26),高于对照组的46.15%(12/26)(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分离术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针分离术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失败的滤过泡

    作者:赵军梅;范彦芳

    目的分析针分离术对早期失败的滤过泡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效果.方法21例21只眼小梁切除术后包裹性囊样滤过泡和扁平性滤过泡的患者行针分离术.结果针分离术后的眼压明显的低于术前,7例(33.33%)仍需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主要的并发症为角膜上皮毒性反应,结膜下出血,结膜滤过泡渗漏、脉络膜脱离、低眼压.结论针分离术联合5-Fu可以挽救早期失败的滤过泡,增加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针分离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宇军;白智鹏;霍虹

    目的 观察针分离术联合由安奈德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方法 对16例(20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患者行再次手术,手术方式为针分离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术前和术后1、2、8、15 d及1、2、3、6、9个月.以后每3个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检眼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2)、视野等检查..结果术前眼压(37.52±6.41)mm Hg,术后第1天(10.23±3.15)mmHg,经3~9个月随访,后随访(14.51±3.20)mm Hg,仅2眼再一次出现眼压失控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其他患眼均没有出现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 针分离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无功能滤过泡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简便,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不同方法治疗无功能性滤过泡的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赵晏黎;张有亭

    目的观察2种方法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患者105例,随机选择55例(A组)在显微镜下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 去除包裹、纤维性囊壁组织,用含0.4g·L-1MMC的棉片在结膜下放置5min;50例(B组)在显微镜下用5号针头潜行分离滤过泡后,在滤过泡旁3mm结膜下注射MMC 0.1mL.随访2a后,观察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中成功43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I型滤过泡32例,II型滤过泡17例,III型滤过泡6例.B组中成功29例,有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0%;I型滤过泡19例,II型滤过泡16例,III型滤过泡15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之间成功率(χ2= 4.95,P<0.05)、总有效率(χ2= 5.97, P<0.05)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功能性滤过泡采用切除增生的纤维性囊壁的手术优于针分离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