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的"Y"型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作者:王勤美;吕帆;余野;LI Wei-li;XU Chen-chen;CHEN Le;XIE Ruo-zhong;QU Jia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与改良的"Y"型上皮瓣的LASEK在近视矫正中的临床结果.方法50例近视患者(100眼)均匀分为两组.组1常规使用20%乙醇20s后制成一个完整的上皮瓣,并分离至上方角膜缘,激光切削后将上皮瓣复位至切削区.组2角膜上皮也使用20%乙醇相同时间后制成三个角膜瓣,其中心点即"Y"字的中心,位于瞳孔缘的上方,三个上皮瓣的切缝向角膜周边延伸,直径约达8 mm,然后分别将三个角膜瓣分离至角膜周边,完整地暴露约8mm直径的角膜床,激光切削后将上皮瓣复位,接缝呈"Y"型.两组术毕均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Acuvue 2,美国强生公司),并滴眼药水3 d.评估两种LASEK的瓣完整性、制瓣所需时间、眼部刺激反应(角膜缘充血和角膜水肿反应)、舒适度的主观评分(从差到很好记为0至5分)及术后3个月时的裸眼视力(Log MAR记录法).结果制瓣所需时间,组1平均为(5.36±1.18)min,组2为(2.89±0.46)min.组1有88%获得完整的角膜瓣,而组2有94%为完整瓣.两组术后角膜反应轻微,均在5周内完全消失.舒适度的主观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周时组1为3.1±0.69,组2为3.2±0.64;3个月时组1为4.3±0.66,而组2为4.3±0.63).裸眼视力两组差异也无显著性(1周时纽1为0.21±0.13,组2为0.22±0.12;3个月时组1为0.01±0.08,而组2为0.01±0.06).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结论"Y"型LASEK与常规LASEK比较,更易制瓣,成功率更高,并且不影响手术的视觉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