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角膜像差

    作者:王璐;王雁;左彤;耿维莉;金颖;祖培培;张慧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的特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飞秒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30眼),平均年龄(20.9±2.8)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6.48±1.61)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6、7、8、9 mm直径下的Q值,采用Keratron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仪测量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波前像差.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角膜像差、Q值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总球差、总彗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初级球差、x-向次级像散、次级水平彗差、次级垂直彗差、次级球差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385、-6.108、-5.651、-2.195、-7.565、-4.628、-2.974、-2.748、-7.068,P<0.05).角膜前表面4个直径范围内Q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99、-19.208、-21.502、-22.197,P<0.05).6 mm瞳孔直径下手术前后Q值变化量(△Q6mm)与高阶像差变化量、总球差变化量、初级球差变化量、总彗差变化量呈正相关(r=0.736、0.792、0.788、0.383,P<0.05),△Q6mm与总三叶草变化量、次级球差变化量无相关性(r=0.099、-0.348,P>0.05).结论 飞秒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角膜高阶像差仍有显著增加.

  • 波前优化和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对比

    作者:刘永琰

    传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实能获得较好的视力,然而传统疗法行角膜球面切削会将一般的扁平角膜变成更扁圆的轮廓,并导致球面像差.角膜非球面性的改变引起球面像差的增加,并影响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等视觉质量.波前优化旨在用基于总体均数的调整措施保留眼球先前的视觉像差,并优化角膜的非球面性,从而建立一个基于理想模型的个体化调整措施.波前引导测量眼球像差并行个体化切削治疗可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就波前优化和波前引导疗法对于球面像差的矫正效果进行综述.

  • 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角膜像差

    作者:李慧侠

    目的:观察近视与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飞秒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且镜柱在1.0D 以上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启动虹膜定位成功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治疗的40例(80眼)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无虹膜定位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的剩下40例(80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同一台激光机下进行激光切削治疗下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作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mo、3mo 裸眼视力(UCVA)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mo、1a UCVA 超过 BCVA 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虹膜定位技术飞秒制瓣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效果更稳定,术后患者更早地恢复裸眼视力,较少的高阶像差增加,临床应用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