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OpenMark3000磁共振常见故障及维护

    作者:王锐佳

    本文介绍了安科磁共振几例常见故障及检修过程和处理方法.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及MRI影像比较

    作者:黄先敏;张雪玲;方荣荣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51例,均行髋关节CT及MRI扫描.结果:51例71个髋关节,CT上表现为轻度局限性骨质疏松5例,表现为广泛骨质疏松6例,并见小囊状低密度区,可见骨质增生硬化11例,股骨头正常或轻度变扁,部分见新月形死骨14例;MRI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包括线样征,股骨头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骨质硬化、纤维化和关节腔积液等.结论:CT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显示能力较局限,MRI由于良好的组织分辨率,使其能够更早、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而且能够通过信号差异推断其病理学改变,对病变的分期至关重要.

  • 探讨磁共振检查方法在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刘海滨;张东友;张蔚;彭红芬

    目的 探讨胰腺炎在磁共振(MRI)成像中的影像特征和对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挑选临床疑似胰腺炎的患者85例,其中住院患者62例,门诊患者23例;85例患者全部做磁共振胰腺扫描,其中47例患者增加MRCP扫描,29例患者增加增强扫描.结果 采用不同的胰腺扫描序列,有52例患者胰腺腺体显示异常(不均匀)信号,采用MRCP扫描,35例患者胰管显示扩张.结论 应用磁共振对软组织、腺体及水成像扫描的固有特性,结合胰腺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磁共振设备安全运行的探讨与研究

    作者:孙延泉;张连强;季家红;侯开江;王立原

    目的:研究和讨论磁共振成像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影响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和方法.方法:通过对磁共振成像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影响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如人员、场地、设备的管理以及设置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讨论,建立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 结果:通过实施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降低了磁共振设备使用的风险.结论:建立明确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磁共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方法.

  • 两种常见的口腔非贵金属合金桩核冠MRI伪影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一;李晖;梁锐英;王雅静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的两种非贵金属合金桩核冠MRI检查时不同序列伪影大小,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材料的选取.方法 选用钴铬合金、镍铬合金、丙烯酸树脂材料,用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分别制成左下6标准桩核冠模型做为实验组(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用丙烯酸树脂制成大小形状相同的桩核冠模型做为对照组,将模型固定于水模中.应用1.5TMRI扫描仪,头线圈,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桩核冠行横断面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应用SASV8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均出现金属伪影,表现为图像的变形,T2*WI序列影像金属伪影表现为低信号,而其他序列伪影表现为不规则低信号,周边环以窄条状高信号;对照组各个序列影像基本无伪影出现.3种材料MRI伪影由大到小依次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对照组(P<0.01).不同序列伪影大小不同,DWI金属伪影大,T2*WI次之,然后是T2WI,T1WI与FLAIR序列金属伪影小(P<0.01).结论 镍铬合金MRI伪影大于钴铬合金.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伪影相对较小,为金属伪影不可避免时的首选序列.

  • 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MRI检查体会

    作者:牛建辉

    目的 分析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MRI检查资料,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对结果进行评判.结果 MRI对踝关节骨质、韧带、肌腱及软骨有良好的影像评价,可发现X线平片阴性的隐匿性病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依据.结论 对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对早期损伤作出诊断,应积极推广.

  •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韩忠丽;李晓夫;高颖;汪洪艳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价急性脑梗死所致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搜集以急诊就诊脑梗死患者32例,均首次发病,行常规磁共振(MRI)、DTI和DTT检查,用dTV.Ⅱ软件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纤维束重组成像(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图,并重组双侧CST 3D纤维束图.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并对其行2次临床神经功能症状评分,作为临床评价标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33,P<0.0000).病变侧CST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CST损伤程度与临床神经功能症状经检验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7361,P<0.0001).结论 3.0T磁共振DTI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损伤做出直观显示,能较好评价白质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3.0T弥散张量成像(DTI)正常成人脑组织成像及参数分析

    作者:邢健;姚田岭;魏秀芳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探讨不同参数对大脑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更佳的扫描参数.方法:搜集不同年龄段成人志愿者30例,常规MRI平扫确认无脑部病变者分别行DTI成像扫描,将扫描数据分别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利用DTI软件生成FA图、ADC图及Trace图并分析其图像特点;对比分析各参数值变化规律及其与成像质量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脑组织白质纤维束走行、形态与解剖图谱一致,图像清晰;青年男女组在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膝部的FA值在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健康老年组在胼胝体膝部、压部、额叶和枕叶脑白质的FA值在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b值的变化影响ADC值而不影响FA值,梯度场方向数目与图像信噪比(SNR)呈正比且增加扫描时间;较为优化的扫描参数为b值=1000s/mm2,弥散敏感梯度方向数为16,层厚/层间距为5mm/0mm.

  •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桑国朝;张林

    目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与MRI表现并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先后行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统计两种检查方法检测出的病灶数量、位置、直径大小;记录检查所需要的费用、操作时间.结果:90例患者中,两种检查均以基底节、额叶、内囊等部位检出病灶较多;MRI发现的病灶总数约为CT发现的2.8倍;MRI、CT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7.78% 、78.89%,MRI检出率及病灶数量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大病灶检出率以及检查病灶大小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操作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早期影像学表现,MRI较CT更能清晰准确地发现小病灶,病灶检出率更高,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更高,结合早期临床体征,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但相比于CT检查,需要更长时间,且费用更高,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手段.

  •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卫锋;孟志霞;张亮

    目的 分析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2016-06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检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分级方法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n=15)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21),对比分析2组肿瘤占位核心实质区、瘤周区域及对侧镜像区胆碱复合物(Cho)、N-乙酰-L-天门冬氨酸复(NAA)、肌酐(Cr)脂质(Lip)、乳酸(Lac).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占位核心实质的Cho/Cr比值均较对侧镜像区升高,NAA/Cr、NAA/Cho比值较对侧镜像区降低(P<0.05).高级别胶质瘤NAA/Cho比值低于低级别胶质瘤,而Cho/Cr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周区域Cho/Cr比值较对侧镜像区升高,NAA/Cho比值较对侧镜像区降低(P<0.05);低级别胶质瘤瘤周区域Cho/Cr比值较对侧镜像区升高,NAA/Cr、NAA/Cho比值较对侧镜像区降低(P<0.05).高级别胶质瘤组20例出现Lac峰,14例出现Lip;低级别胶质瘤组6例出现Lac峰,1例出现Lip峰.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12,P<0.05),而NAA/Cho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0.634,P<0.001),NAA/Cr与病理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60,t=0.241).结论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能够有效显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区及肿瘤实质区的代谢变化情况,可为胶质瘤临床术前分级提供客观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弥散加权成像在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洁;段芙红;韩新巍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06—2017-01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43例HIE患儿,均于出生后7 d内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同时对43例患儿4个病变区域的病灶检查情况进行对比,4个区域为双侧基底节区伴内囊后肢,侧脑室周围白质,半卵圆中心和大脑皮质.结果 M RI常规扫描显示各区域的病灶数:双侧基底节区伴内囊后肢6处,侧脑室周围白质10处,半卵圆中心2处,大脑皮质2处.M RI常规+DWI序列扫描显示分别为15处、14处、4处和5处.2组数据比较,M RI常规+DWI序列组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M RI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IE患儿脑损伤的早期检测方面,DWI比常规MRI更加敏感,可较早的反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并对患儿的预后做较好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的MRI评估

    作者:张明欣;赵泽华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为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而近几年临床发现证实,发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性疾患.针灸具有刺通经络,舒筋活血,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活络止痛的功效;推拿有舒筋通络,运行气血,理筋整复的作用.中医针灸、推拿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MR采用不同的序列,不同的扫描方向可以获得病变佳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发现椎间盘变性的程度,还能准确、全面地显示脊髓形态和受压情况.因此,MR可以为颈椎病的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

  •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分析

    作者:张成军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特征.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41例患者(其中良性病变19例,恶性肿瘤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PI),28例取2个扩散敏感度数值(即b值),其余13例取5个b值,对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计算;病灶良性与恶性的判定界限确定为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0%容许区间,对比分析动态增强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38例DWI显示全部良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未显示3例为1例小腺瘤外和2例原位癌;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为(1.5859±0.323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为(0.9610±0.2041)×10-3mm2/s,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4.2%(16/19)、95.5%(21/22)、90.2%(37/4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患者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以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评估慢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成军

    目的:分析同时探讨磁共振(MRI)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追踪和其他影像学方法证实为慢性胰腺炎患者且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持完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果:慢性胰腺炎的磁共振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串珠状扩张胰管穿透病变区、动态增强扫描同步强化、T1WIFS病变区信号减低与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结论:磁共振(MRI)能够显示胰腺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形态改变、纤维化程度、更早发现慢性胰腺炎,MR灌注成像、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等使用新技术的应用让磁共振(MRI)成为当前检查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方式,临床价值非常高.

  • 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早期磁共振表现

    作者:方挺松;彭加友;黄钰坚

    目的 建立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并分析其早期磁共振表现.方法 7只新西兰兔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后于右膝关节注射相同抗原进行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诱导,观察诱导后第5、15天膝关节磁共振表现并作病理对照.结果 6只兔右膝关节炎诱导成功,平扫见关节滑模增生、关节积液增多,T1WI均显示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显示为不均匀高信号,两者不易区分,经Gd-DTPA增强扫描后关节滑膜显示为明显强化而关节积液未见明显强化.与第5天图像比较,关节内注射后15天滑膜增生更明显.组织学观察可见右膝关节滑膜增厚、衬里层细胞的增多,衬里及衬里下层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大多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结论 从发病机理、病理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等各方面看,抗原诱导兔关节炎模型都是一种较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 5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静;曾定元;谭广萍;吴伟英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磁共振与术后病理证实肌层浸润的吻合度、磁共振判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正确率、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吻合度进行分析.结果: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磁共振与术后病理证实肌层浸润的吻合度为91.07%;磁共振判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正确率为92.86%;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吻合度为94.64%.结论:磁共振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上有较高应用价值,全面分期 手术后明确手术-病理分期为后续规范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磁共振新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任静;刘斌;肖瑞君

    MRI(磁共振)具有无创伤性、多层面扫描、参数灵活、反映组织特性敏感、分辨力高等优点,MRI成像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定及放疗定位,兹分述近年来部分MRI新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如下.

  • 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癎)发作症状42例分析

    作者:张冬梅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癎)发作症状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电图(EEG)改变及抗(癎)药物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癎)发作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视频脑电图(V-EEG)改变及抗(癎)药物的治疗.结果: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癎)发作症状,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以颞叶癫(癎)症状多见,脑部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炎性水肿、或合并出血等破坏性病灶,V-EEG以慢波改变及局灶性 (癎)样放电为主.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V-EEG改变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癎)发作症状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作用,临床需个体化选择抗(癎)药进行有效治疗.

  • 磁共振在骨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作者:陆宝刚;符国丽

    目的:进一步认识骨损伤的另一种类型(骨挫伤),了解磁共振对骨损伤的检查方法和意义,研究磁共振在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外伤所致骨关节挫伤病例23例的MRI信号表现.结果:23例骨挫伤MRI检查均能检出骨挫伤部位的骨髓损伤异常信号,而X线及CT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MRI对骨挫伤敏感性高,并可观察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为临床及时诊治及治疗后复查提供良好影像依据,是骨挫伤佳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对比分析CT、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昊

    目的 对比分析CT、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经手术后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鞍区肿瘤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与磁共振(MRI)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正确率.结果 MRI在颅咽管瘤与胶质瘤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CT,并且在总体诊断准确率上也要明显优于CT,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鞍区肿瘤的检查诊断,磁共振(MRI)在总体上要优于CT,但CT对钙化的显示上比MRI要更有优势,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