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SAP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MOO)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巴戟天寡糖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巴戟天寡糖低、中、高剂量组按体质量依次给予质量分数70,140,280 g/L巴戟天寡糖液10 μL/g 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按体质量给予10 μL/g双蒸水灌胃,每天1次,连用7 d.末次给药后1 h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出大鼠子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 α) 、白介素- 1β(IL -1β)、白介素-6(IL - 6)和白介素-8(IL - 8) 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巴戟天寡糖高、中、低剂量组TNF - α、 IL - 1β、IL - 6 和IL - 8水平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巴戟天寡糖组TNF - α、IL - 1β、IL - 6和IL - 8水平两两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能够减轻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保护子宫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通腑解毒汤联合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腑解毒汤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的S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腑解毒汤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IL-6和TNF-α的浓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等指标,判断患者整体病情。结果治疗72 h后,治疗组IL-6、TNF-α浓度较对照组降低(<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发热、呼吸窘迫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下降(<0.05),平均动血压(MAP)逐渐上升,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提高,肠麻痹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0.05)。治疗7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降低(<0.01),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腑解毒汤联合CVVH治疗SAP能清除部分促炎因子,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可作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
内皮细胞中一种新的可溶型黏附分子sCD226的表达调变规律
目的:探讨人内皮细胞中一种新的可溶型黏附分子sCD226的表达调变规律.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培养上清中sCD226含量的变化; 用Greiss法检测上述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的变化 ,并分析两者的线性相关性.加入抗TNF-α中和抗体和iNOS抑制剂后,观察其对LPS诱导sCD 226生成的影响.结果:①随着LPS刺激剂量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H UVEC培养上清中sCD226的含量明显增加,100 mg/L LPS刺激3 d后sCD226的含量为188.5 μg/L.②LPS刺激剂量为100 mg/L时,HUVEC培养上清中sCD226和NO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③抗TNF-α中和抗体和iNOS抑制剂可显著抑制LPS活化的HUVEC产生sCD226. 结论 :LPS可诱导HUVEC产生sCD226分子,且sCD226的生成与NO和TNF-α的产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