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峡部裂滑脱与退变性滑脱矢状位平衡比较研究

    作者:赵阳;章仁杰;申才良;董福龙;张宏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滑脱与退变性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01-2014-07就诊且资料完整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84例,峡部裂滑脱(峡部裂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33~66岁;退变性滑脱(退变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44~67岁.两组患者的ODI及JOA评分、体重指数(BMI)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测量以下参数:滑脱率(Slip Percentage,SP),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颈胸和谐角(Cervical-Thoracic Angle,CTA)、胸腰和谐角(Thoracic-Lumbar Angle,TLA)、腰骶和谐角(Iumbar-Sacral Angle,LSA)、躯干整体平衡(Full Balance Integrated,FBI).t检验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矢状位参数与滑脱率间的相关性.结果 峡部裂组的滑脱率(28.2°±9.6°)明显大于退变组(16.7°±8.3°)(P<0.05),两组间骨盆参数、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FB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I度L4滑脱各参数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峡部裂组PI、PT、LSA与滑脱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退变组PI、LSA与滑脱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在BMI及临床症状相同情况下,由于病因不同,峡部裂滑脱相比退变性滑脱具有较大的滑脱程度,但两者的骨盆形态、脊柱生理弯曲形态及躯干的整体平衡状态却是相似的.

  • 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矢状位参数分析

    作者:贾俊峰;赵杰;陈志明;金根洋;袁建东;马辉;连小峰;李忠海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型滑脱症病人腰骶部的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L5峡部裂型滑脱症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2~68 岁,排除其他腰椎节段病变及下肢畸形,在包含双侧股骨头的腰椎站立位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腰骶角(LSA)及滑移度等参数,并与3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t检验比较滑脱病人与健康成人、轻度滑脱和重度滑脱病人各参数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P<0.05).[结果]根据Meyerding分类,轻度滑脱53例(Ⅰ、Ⅱ度),重度滑脱23例(Ⅲ、Ⅳ度).腰椎滑脱患者的PI、LL、SS、LSA均较健康成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滑脱病人的PI、LL、LSA均较轻度滑脱的病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与滑移度、SS、LL及LSA有显著相关性,LSA与滑移度、SS与LL有显著相关性,但SS与滑移度无显著相关.[结论]骨盆的矢状位形态对滑脱的发展有直接影响,PI越大,发生滑脱的风险越大,PI、LSA越大,滑脱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 腰椎峡部裂滑脱相邻节段三维瞬时运动特征的在体研究

    作者:胥鸿达;刘佳男;李宏达;魏冬;苗军;夏群

    目的 探讨有临床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滑脱(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IS)患者生理载荷下相邻节段三维瞬时运动特征.方法 选取有临床症状需手术治疗的L4IS患者14例为研究组;以15名无腰痛症状和脊柱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和螺旋CT检查结合技术,从受试者腰椎薄层CT获取腰椎三维重建模型,匹配到由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时腰椎双斜位X线透视图像上,重现生理载荷下不同活动体位腰椎滑脱节段三维瞬时运动状态.通过在椎体几何中心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相邻节段(L3、4和L5、S1)椎体间的活动度和相对位移,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对照组L3、4在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和左侧弯-右侧弯时,L5、S1在左旋-右旋和左侧弯-右侧弯时,沿主要运动轴(主运动轴)的活动度均较相应耦合运动轴(次运动轴)活动度有增大趋势;但研究组这种趋势消失,主次运动紊乱.L5、S1由于椎间小关节方向偏冠状位,前屈-后伸时沿主要运动轴活动度较相应耦合运动轴活动度变小;但研究组这种趋势消失.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3、4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旋-右旋时存在位移失稳(P<0.05);研究组L5、S1椎体间在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和左侧弯-右侧弯时沿x、y、z轴的相对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临床症状的L4IS患者相邻节段主次运动模式紊乱,且相邻头侧椎间运动存在位移失稳,而尾侧椎间运动趋于稳定.

  • 腰椎滑脱骨盆半径的研究

    作者:赵阳;左传宏;谢威;夏翔;申才良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骨盆半径及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4月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78例,男28例,女50例,年龄30-66岁,测量以下参数:滑移度(slip percentage,SP)、骨盆半径相关参数,后者包括:骨盆半径(pelvic radius,PR)、骨盆角(pelvic angle,PA)、骨盆前凸角(pelvic morphology,PR-S1)、总腰椎骨盆前凸角(total lumbopelvic lordosi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结果:滑脱患者的PR(132.5±8.6 mm)、PA(24.0±6.6°)、PR-T12(84.1±10.9°)、PR-S1(26.6±9.9°)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TK/PR-T12的比值仍在0.15-0.75之间.腰4与腰5滑脱两亚组比较,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S1与滑脱率、PR、PA、PR-T12有显著相关性(P<0.01),PA仅与PR-T12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骨盆形态会发生变化,但整体脊柱处于矢状位平衡状态,不同滑脱节段对骨盆形态变化的影响相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