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钙素原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华;郑瑞强;陈齐红;於江泉;施斌斌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治疗的作用。方法:对243例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 PCT 指导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血培养等指标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案,PCT 指导治疗组则在使用抗生素前(基线值)、72 h 后每日监测患者的血清 PCT 水平,根据血清 PCT 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费用、ICU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8 d 病死率、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28 d 病死率、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 指导治疗组在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费用、ICU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T 指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治疗,可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住院费用。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严艳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方式逐渐多样化.血管内置管操作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由于导管表面易形成纤维素膜,因而细菌可以此为通道进入血流当中,从而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为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成为了临床治疗中比较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 集束化护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探讨

    作者:廖素清;杨琴;梁爽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预防效果,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院自2013年6月起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统计实施后1年(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各项防控措施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和实施前1年(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期间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集束化护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无1例死亡,实施后CRBSI发生率2.78%(12/432)明显低于实施前CRBSI发生率6.58% (28/42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6.950 1,P=0.008 4);40例CRBSI患者导管尖端样本微生物培养分离病原菌4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属、不动杆菌属5株为主.实施后患者依从性及总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9.08%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2.7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2.1109,P =0.0000).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症医学科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汪迪;陈斌

    目的 通过实施管理手段,预防和减少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循证思维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立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包括置管过程监控、置管维护操作记录、保持管道密闭、不常规冲管、减少导管附属装置更换时间、治疗室集中配药、严格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等,就实施前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例次及发生率进行前后对比.结果 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2年来,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收治患者人次、住院总天数、中心静脉置管天数、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均增加的情况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例次及发生率均较2014年明显减少,至2016年无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结论 集束化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其中保持管道的密闭性和集中配药是具影响性的两大因素.

  • ICU病患中氯己定洗浴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文森;陈东亚;徐燕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患氯己定洗浴与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荟萃分析法,对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每天用氯己定洗浴预防获得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 依据本研究标准,将5篇个案研究资料纳入分析范围.在5篇资料中共收集13 361病例日,对照组共有13 730病例日.根据异质性检验水准(α= 0.1),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氯己定洗浴可显著降低获得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RR = 0.35,95% CI = 0.14-0.86).结论 洗必泰洗浴可显著降低重症监护室中获得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作为屏障预防方案的重要补充手段.

  • 集束干预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

    作者:邱英梅;诸纪芬;徐亮;熊莉

    目的 观察集束干预对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集束干预措施对某医院神经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进行护理,与传统护理组病例作比较,观察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静脉置管操作人员专业培训、患者置管条件评估、严格消毒隔离和置管期间规范护理流程等集束干预措施,使得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血流相关感染率下降到0.83%,而传统护理组病例的血流相关感染率为4.17%.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机率.

  •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干预措施

    作者:郝银松;薄天慧;王德琴;耿安姝;赵同香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通过感染监测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千日感染率分别为7.02‰、1.93‰、0.83‰、0.29‰,感染率逐年下降(P<0.01).结论 开展目标监测、大无菌屏障、2%葡萄糖酸洗必泰皮肤消毒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CRBSI的感染率.

  • 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迎洁;陈晓春;王建平;陈赢赢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7例,其中PICC组32例,感染率8.1%,为2.79‰导管日;UVC组5例,感染率2.7%,为3.9‰导管日.PIC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UV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可造成CRBSI感染率升高.

  • 集束化干预对预防静脉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媛媛;王红梅;刘敏龙;王京

    目的 评价某医院应用集束化干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以ICU病区中心静脉留置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观察和比较集束化干预策略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5.26‰,集束化干预组发生率为0.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执行集束化干预管理可降低ICU病区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作者:朱敏;蔡源益;曹晓红;吴华章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也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延长的住院天数、导致的疾病经济负担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疾病负担的预防等,提出了目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

  • 对中心静脉置管实施集束干预管理的措施和价值

    作者:范晓芹;张黎明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集束干预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集束干预管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置管部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大无菌屏障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吴晓琴;宋锦平;苏霞

    目的 探讨大无菌屏障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Meta分析法,对医院重症监护室或肿瘤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时采用大无菌屏障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依据本研究标准,将8篇个案研究资料纳入分析范围,根据异质性检验水准(d=0.1),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无菌屏障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OR =0.35,95% CI =0.24 ~0.53;P<0.01).结论 大无菌屏障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可作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重要预防措施.

  •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净化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骏;王静成;谢金兰;戴欢欢;常美;吉小静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对降低血液净化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血液净化中心CRBSI为活动主题,运用QCC方法对2014年5月开始新安置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管理。比较QCC实施前后新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患者CRBSI的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等方面均有一定提高。结论 QCC活动在降低CRBSI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佳临床实践的现状调查

    作者:蔡虻;孙众;刘聚源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落实医院感染佳临床实践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护理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政策、落实医院感染佳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7月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选取某一个工作日,调查医疗机构及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查当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3种重点部位医院感染佳实践的落实情况.结果 1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22所医疗机构参与了本调查,回收11437份问卷.调查当日,中心静脉导管(CVC)、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2.7%、4.3%和1.0%;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44.2%置管部位为锁骨下静脉,使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消毒剂进行穿刺点皮肤消毒的比例为5.4%,无指征不更换导管的比例为41.2%;在留置导尿管方面,从导尿管与集尿袋的连接处断开留取尿标本的比例为39.0%,22.1%的患者进行了膀胱冲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方面,68.7%的患者为半卧位,使用含氯己定成分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的比例为40.1%.结论 临床实践与感染控制佳实践之间存在差距,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标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推行和落实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佳临床实践.

  • 急诊医护人员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晓颖;周文华;李峥

    目的 了解急诊医护人员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知识 态度 行为现状,控制重症患者发生.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急诊医护人员CRBSI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问卷,2015年1—6月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生及护士(包括进修学习人员)共127 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96. 9%. 对CRBSI知识非常了解的人员仅占11. 8%,55. 9%接受过相关培训,医生和护士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13. 13,11. 25;P<0. 05);医护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知识合格率仅为26%,接受与未接受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知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 19,P<0. 05);从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分析,知识与态度、态度与行为均呈正相关(P<0. 01),知识与行为无相关性(P>0. 05). 结论 急诊医护人员CRBSI教育培训现状不理想,对CRBSI的知晓率较低,相关态度、行为的调查也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导管留置部位的选择,导管穿刺部位护理及预防CRBSI措施等方面,为了达到预防CRBSI知识 态度 行为的统一,应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感染的培训和质量控制.

  • 三级医院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调查及防控策略

    作者:李琳;吴晓琴;李兰云;廖书娟

    目的:了解某市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与控制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探讨其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某市8家三级医院ICU CRBSI防控现状,分析252名ICU护士CRBSI预防和控制相关知识认知、赞同度及行为情况。结果8家医院中6家医院具有预防CRBSI标准操作规程,2家医院有CVC导管维护专用记录单。基于美国CDC《指南》推荐的循证支持的CRBSI特殊预防措施,各家医院执行不佳。252名ICU护士对导管感染相关知识、组合干预与维护措施赞同度、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行为得分分别为(55.88±7.46),(20.21±1.48),(72.59±6.83)分。结论某市三级医院ICU缺乏统一的CRBSI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及CVC置管核查表和维护核查表,应加强医护人员CRBSI防控知识的培训,提升行为依从性,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实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孙众;郝丽;赵国敏;刘聚源;蔡虻

    目的:调查国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现状并与佳实践指南对比,分析两者间的差距,为今后制定改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指南设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调查问卷,于2015年7月1-30日对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76例(88.0%)使用无菌巾作为大无菌屏障用物;2048例(82.8%)使用碘伏或碘酊等含碘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1271例(51.4%)1周更换2次透明敷料;1039例(42.0%)在无指证的情况下不更换中心静脉导管;仅94例(3.8%)使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浴液擦浴.结论:目前国内落实防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佳实践指南尚不理想,实际操作与指南有一定差距,护士在对其认知和执行方面仍有待提高.

  • 持续质量改进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

    作者:何佩仪;陈泽敏;谢绮敏;杜萍;吴贝贝;徐敏容

    日明显降至0.68例次/1 000导管留置日,较CQI前降低了73%(P<0.05).结论 CQI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CRBSI.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原因及临床管理对策

    作者:曹智;王晓靖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将静脉导管通过外周静脉路径插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PIC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1],但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成为制约PICC在患者中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CRBSI发生率为2.0% ~2.4%[2-4];国内学者报道CRBSI发生率为2.65%~7.40% [5-7].据报道,如果发生血流感染,住院日延长可达7d,患者死亡率可增加10%~20%[8].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美国CRBSI平均发生率为5.3/1 000导管日,感染患者中平均死亡率为12% ~ 15%[9].近年来CRBSI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相继对CRBS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 万古霉素封管治疗中心静脉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志芳;杨爱军;张赤兵;伦立德

    目的 观察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20例,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每6h交替封管,同时全身应用万古霉素.结果 20例CRBSI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CRBSI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5% 比19.6%,χ2>2=4.73,P<0.05);经过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20例CRBSI患者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70%,5例拔管,拔管率25%,1例死亡;有效病例的血红蛋白[(96.5±19.2)g/L比(92.2 ±22.1)g/L,t=2.4,P<0.05]、血白蛋白[(35.6±3.8)g/L比(32.7±4.2)g/L,t=2.3,P<0.05]水平高于无效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CRBSI的拔管率.

14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