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ucentis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1年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郑燕林;彭晓丽;陈廷;郑淼;智亚伟;耿艳

    目的 采用1+ PRN的方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及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观察其1 a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确诊为黄斑区CNV(继发于AMD或高度近视者)并接受单一的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单次剂量0.5 mg/0.05 mL)的73例(79眼;其中AMD患者38眼,高度近视黄斑CNV患者4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治疗后1d、1周及1 a内每月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 thickness,CRT)以及1 a后地图状萎缩进展情况.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AMD与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治疗后1周~3个月提高幅度明显,治疗后3个月~1 a基本保持平稳.CRT变化情况与BCVA一致.1 a观察终点时,所有患者中治疗眼与非治疗眼地图状萎缩的发展并无明显差异.随访期内,10眼结膜下出血,1眼虹膜色素脱失,1眼轻度视网膜劈裂,未发现眼压升高、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其他局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1+ PRN治疗方案治疗AMD与高度近视黄斑CNV在1 a期间是安全有效的,注射次数较少的情况下对患者地图状萎缩进展影响不大.

  • 邹菊生教授从肝脾肾论治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经验

    作者:郑军

    屈光度大于-6.00D的屈光不正称为高度近视,由于其眼轴进行性延长,引起球后段扩张出现眼底改变,如视盘边弧形斑、后巩膜葡萄肿以及黄斑区病变等表现,而黄斑病变包括黄斑区色素紊乱、黄斑出血、渗出、机化以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囊样变性、漆裂纹样改变等一系列眼底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正中暗影、视物变形,甚至失明,已逐渐成为低视力或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楼方磊;胡美君

    目的:探 讨 光 学 相 干 断 层 扫 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06/2017-05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50眼),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所有对象均完成传统眼科检查和OCT检查,记录患者视力、眼压、屈光度、眼轴、黄斑部厚度及形态学改变情况,统计不同检查方式对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检出情况.结果:(1)观察组传统眼科检查黄斑区正常37眼,异常13眼(26%);OCT检查正常12眼,异常38眼(76%).OCT检出黄斑病变异常率高于传统眼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出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前膜率高于传统眼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传统眼科检查与OCT检出正常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患者眼压、屈光度、眼轴长度高于对照组,BVCA较对照组差,视网膜黄斑区厚度、视盘上方神经厚度、视盘下方神经厚度、视盘颞侧视神经厚度、视盘鼻侧视神经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可定量测定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清晰显示黄斑区病变特点,可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诊断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 OCT 和 FFA 形态学分类的对比分析

    作者:吴彩云;张文芳;陶明;张婧;周然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的形态学特征、分类和对比分析。
      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患者61例101眼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验光确定屈光度及佳矫正视力( BCVA),并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入选者需在同一天内行散瞳眼底检查、OCT及FFA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联合造影( FFA&ICGA)。分析不同类型的OCT及FFA形态学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探讨其与屈光度、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厚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FFA分类的漆样裂纹型在OCT分类的1型中所占比例为57.14%,显著高于新生血管型和黄斑萎缩型(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在OCT分类的2型中所占的比例为67.80%,显著高于漆样裂纹型(18.64%)和新生血管型(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OCT 3型均属于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 OCT 1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明显低于2型和3型,而佳矫正视力和中心凹厚度则明显高于2型和3型。 FFA的漆样裂纹型与新生血管型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上虽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的BCVA及中心凹厚度显著低于前者(P<0.05)。漆样裂纹型及新生血管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显著低于黄斑萎缩型,佳矫正视力则明显高于黄斑萎缩型(P<0.05)。
      结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和FFA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结合OCT和FFA的图像特征对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提高我们对疾病发病机制及预后转归的认识,更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