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上睑下垂术后早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琴;廖洪斐;王耀华;胡军华;杨垂勋

    目的 探讨上睑下垂术后早期应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21例(32眼)随机分为A组(戴镜组)和B组(传统组).2组均按常规方法行额肌肌瓣悬吊术,术后A组均连续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每14 d更换1次;B组均根据传统的方法滴滴眼液和涂眼膏,术前及术后3d、7d、1个月、3个月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患者主觉症状等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段泪液分泌量均无明显改变,但两组在术后早期均出现了角膜上皮染色,染色点较术前增加,术后3d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明显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98);术后7d、1个月荧光染色评分仍继续增加,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10);术后3个月角膜染色基本消失,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7).泪膜破裂时间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3d两组均较术前减少,术后7d、1个月A组较前逐渐变长,B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0.01),术后3个月两组均有所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43).主觉症状评分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36),术后3d患者主觉症状明显增加,但A组症状明显较B组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术后7d、1个月两组主觉症状均有所减轻,但两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17);术后3个月两组主觉症状逐渐消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92).结论 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配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不仅可使患者早期用眼,而且可促进患者泪膜稳定,减轻眼部不适感,降低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的风险.

  • 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在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价值

    作者:许娜;赵惠琼

    目的 评价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在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30例术后佩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7d(A组,试验组1),另外30例术后纱布包封(B组,对照组1).角膜烧伤的20例患者,采用羊膜移植术,10例术后佩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14d(C组,试验组2),另外10眼纱布包封(D组,对照组2),观察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速度及角膜刺激症状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1,3,5d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结论 在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使用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角膜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