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分析

    作者:王金梅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非肠道感染小儿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方法 非肠道感染疾病患儿100例,根据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儿童组,在应用抗生素后3、7、10、14 d分别采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革兰染色查菌.结果 100例患儿出现菌群失调63例,其中婴儿组为28例,幼儿组19例,儿童组16例.婴儿组与幼儿组、儿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儿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内菌群失调发生率高达85.71%.结论 非肠道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导致患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 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玉瑛;张孝兴;汤淑斌;焦爱萍;高怡玢;庞伟斌;刘莹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非肠道性感染患儿149例,对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3天、7天、14天的粪便进行细菌学分析,对比同期健康体检患儿的粪便细菌学情况,分析肠道菌群差异及肠道菌群失调比例。结果小儿非肠道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比例为64.43%,均为Ⅰ度、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无Ⅲ度菌群失调发生;婴儿组应用抗生素后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比例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0.05)。相较于健康小儿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调患儿主要组成菌群比例与健康小儿比较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3,均P<0.01)。结论对小儿,尤其是婴儿应尽可能使用窄谱抗生素,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保护小儿正常肠道菌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