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峡部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功林;龚铁军;陈克明;王永恒;赵来绪;周建华;杨军林

    目的 总结经峡部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12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显微减压术治疗.其中,男88例,女34例.年龄49~78岁(平均56岁).结果  本组术后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无伤口感染.手术时间50~90分钟(平均70分钟),术中出血量90~200mk平均150ml).术后随访22~5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恢复率按Macnab腰椎管狭窄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评,优良率为94%,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重点应放在压迫引起症状的部位,而对无症状的部位不做预防性减压操作.经峡部入路术式老年人更容易耐受,减轻了对腰椎后部结构的损伤,更容易进入椎管,有利于进行神经根减压.

  • 脊髓造影CT扫描在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仲兵;吴锋;黄永锋;林伟鹏;欧荣通

    目的 评价脊髓造影CT(CTM)扫描在诊断与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7月,68例明确诊断后行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前均行CTM明确责任节段.应用VAS、JOA及ODI评分对疗效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68例患者,CTM明确单侧单节段、双侧单节段责任节段数多于MRI检查(P<0.01);双侧双节段、单侧3节段及以上、双侧3节段及以上责任节段数少于MRI检查(P<0.01).至2013年3月,63例获得随访,术后1月和末次随访腰部、下肢VAS与ODI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均升高(P <0.01),末次随访总有效率96.83%.结论 CTM结合责任节段有限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能达到有效精准减压,使手术的创伤及手术对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降到低.

  • 颅后窝有限减压术治疗Ⅰ型Arnold-Chiari畸形的体会

    作者:史飞;乔志;张明

    Ⅰ型Arnold-Chiari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下疝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多伴有脊髓空洞症,其病因不明.临床常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高颈髓延髓等综合征.2001年1月~ 2012年1月,我们采用颅后窝有限减压治疗Ⅰ型Arnold-Chiari畸形64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Ⅰ型Arnold-Chiari畸形64例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22~62岁,平均39.2岁.病程3个月~30年.其中单纯Ⅰ型Arnold-Chiari畸形22例,Ⅰ型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42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