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饱和聚磷酸酯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毒性研究

    作者:张智星;冯祥礼;毛靖;肖建中;邱进俊;刘承美

    目的:评价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聚合物对小鼠胚胎颅顶骨MC3T3-E1成骨细胞的毒性影响。方法:将β-磷酸三钙(β-TCP)、UPPE聚合物分别与小鼠胚胎颅顶骨MC3T3-E1细胞共同培养,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 AlamarBlue法评价其对MC3T3-E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rkey's HSD多重比较。结果:各组的MC3T3-E1细胞活性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β-TCP组、UPPE聚合物组的细胞毒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PPE聚合物对MC3T3-E1细胞的生长无不利影响,具有较好的骨细胞生物相容性。

  • 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的软组织反应评价

    作者:张智星;冯祥礼;毛靖;肖建中;邱进俊;刘承美

    目的:研究自制的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植入兔体内时的软组织反应,评价其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选用2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2、4、8、12、24周的植入期分为5组,将β-磷酸三钙(β-TCP)、不饱和聚磷酸酯聚合物(UPPE)、不饱和聚磷酸酯/β-磷酸三钙复合物(UPPE/β-TCP)和添加1%四环素的UPPE/β-TCP复合物(UPPE/β-TCP/TTC)分别植入其皮下,对软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植入体周围的纤维组织囊中均未见成骨细胞、骨细胞或骨组织;术后2周时除UPPE/β-TCP/TTC植入体外,其余植入体均有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8周时各组纤维组织囊的厚度均随植入期的延长而增加,在8周时厚,以后无明显改变;植入体中仅UPPE聚合物在第8周时开始出现降解,纤维组织向材料内部浸润生长;组织形态学分析表明8周时β-TCP、UPPE聚合物和UPPE/β-TCP复合物组的软组织评级得分均低于第2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UPPE/β-TCP/TTC复合物组软组织评级得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UPPE/β-TCP复合物在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软组织生物相容性,添加四环素后有利于减轻UPPE/β-TCP复合物植入早期的炎症反应。

  • 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的骨组织反应评价

    作者:张智星;冯祥礼;毛靖;肖建中;邱进俊;刘承美

    目的:研究自制的可注射骨修复材料植入兔股骨缺损区后的骨组织反应特点。方法选用25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其双侧股骨内髁制作标准骨缺损区模型,分别注射不饱和聚磷酸酯/β‐磷酸三钙复合物(UPPE/β‐TCP)和添加1%四环素的UPPE/β‐TCP复合物(UPPE/β‐TCP/TTC),按2、4、8、12、24周的植入期分为5组,对骨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形态学观察,并比较各期植入体的吸收率。结果在各植入期内,UPPE/β‐TCP和UPPE/β‐TCP/TTC两种复合物的骨组织反应基本一致。植入2周时,所有材料和周围骨组织均未发生明显的吸收或改建,植入体未引起周围骨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坏死;4周时植入体与骨缺损区结合良好,无纤维结缔组织囊形成,在材料发生吸收而改建的区域,可见成骨细胞、新生血管和活跃的新骨形成;8周时大部分植入体仍存在于骨缺损区内,部分植入体成为“独岛”被完全整合进入新生的骨组织中;12周时骨组织有广泛的重建;24周时植入体主体部分消失,骨组织内的生长和改建更加活跃,新生骨和骨髓样组织中可见大量材料碎片,并可见成骨样细胞。2种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区后的吸收率均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8周以前其吸收率相似(P>0.05),而12周时UPPE/β‐TCP/TTC复合物组的吸收率高于UPPE/β‐TCP复合物(P<0.05),24周时2种复合物的吸收率均在60%以上。结论可注射骨修复材料UPPE/β‐TCP复合物在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骨组织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体内骨引导性,可作为修复骨缺损的新型复合材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