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动静脉短路的螺旋CT研究

    作者:欧阳墉;于明;欧阳雪晖;吴日图

    目的探讨成人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并发肝动脉-门静脉短路(APVS)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DCESCT)中出现的瘤周楔形强化区(PWSEA)的表现和形成机制,以及其出现频率与瘤体强化速率、瘤体大小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确诊的108例CHL 249个瘤体的DCESCT所见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其中12例肝动脉DSA和10例经导管动脉平阳霉素碘油栓塞(LP-TAE)术后X线摄片所见进行对比.瘤体直径取其长径测算.瘤体强化速率于DCESCT早期图像中确定并分为快、中和慢速强化3类. 结果 108例249个CHL中有74个瘤体出现PWSEA(29.7%).快速强化瘤体有87.2%出现PWSEA,明显多见于中速和慢速强化瘤体(P<0.001).中速强化瘤体平均直径(40.35±16.88mm)明显大于快速(17.05±13.01mm)和慢速强化瘤体(17.84±13.61mm)(P<0.001),但快速与慢速强化瘤体之大小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PWSEA的形态、大小、数目和方位等表现不一,常伴有早显的门静脉支.DSA和LP-TAE术后X线摄片证实伴有PWSEA的瘤体皆有APVS,瘤旁肝组织(与DCESCT显示的PWSEA部位相对应)可见充盈对比剂的纤细网条状血管聚集,并伴有数条早显的导出门静脉支. 结论 PWSEA出现频率为29.7%,多见于快速强化小瘤体,但瘤体大小与出现频率无明确关系.PWSEA的形成与CHL瘤旁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和并发的APVS密切相关,故其表现多样化,详细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选择佳的延迟时间开始动脉相增强扫描、理想的注射流率和更薄的扫描层厚等,可改善其显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