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许晓冬;邱建平

    目的 探讨在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需要进行口腔固定修复的桩核冠和全冠修复的患牙,在固定修复手术之前采用放射直视影像进行投影,对所有患牙的放射直视影像图像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桩间隙制备器械,合理设计桩,预测活髓牙牙体预备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 拟行桩核冠修复患牙一共有19颗,通过放射直视影像之后,对其中的8颗患牙采用铸造桩核分两次复诊戴牙,11颗采用成品桩置入树脂成核后冠预备,所有的患牙都没有发生根管侧穿,随访3个月没有发生根折.全冠修复的活髓牙固定修复均没有发生穿髓,术后也没有发生牙髓炎.结论 放射直视影像能够系统全面向临床医生提供患牙的信息,从而促使口腔修复的顺利进展,做好固定修复中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白仲升

    目的:研究与分析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需要进行口腔固定修复的患者320例,随后对患者进行放射直视影像检查,主要查看患者的牙冠、牙根长度以及根管直径等情况,通过这些情况来选择患者宜使用的修复材料以及治疗方案等.结果:在320例患者中,351颗活髓牙中,在手术之前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有83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直径P<0.5mm穿髓点的患者5例,但是在治疗的此过程中,dycal垫底后可以保留患者的骨髓.根据放射直视影像结果显示,需要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有192例,在患者的修复过程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根管侧穿的情况,在进行手术后的随访,发现所有的患者均无根折的情况.结论: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放射直视影像的影像清晰,分辨率高,可以有效地检查出患者的牙体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检查信息,有利于选择为合宜的修复材料以及治疗方案等.

  • 用Excel软件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量变化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俭;顾晓明;王聪

    目的 探讨用Excel软件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量变化各项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Excel软件与放射直视影像(radiovisiograph,RVG)两种方法测量68枚上颌窦底骨质穿通图像中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底与骨接触点到种植体袖口处牙槽嵴顶水平切线的垂直距离(即窦嵴距)和种植体末端水平切线至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底与骨接触点的垂直距离(即穿窦距离),求平均值,采用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xcel软件测得的窦嵴距平均值为(7.97 ±2.26) mm,穿窦距离平均值为(2.08±1.30) mm;RVG测得的窦嵴距平均值为(8.05±2.37) mm,穿窦距离平均值(2.02±1.30) mm,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65,P=0.914).结论 用Excel软件的计算功能预先将计算公式填入相应的网格中,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可以立即得到换算结果,使测量资料的处理变得简单有效,便于进行大样本的循证研究.

  • 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解超勇;黄超;罗运;张震东;张志宏

    目的:探讨放射直视影像(radiovisiography.RVG)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拟行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全冠及桩核冠修复的患牙术前进行RVG投照,对RVG图像进行分析,分别测量牙冠各部位的厚度以及牙根的长度、角度、根管各部位的直径,从而对活髓牙牙体预备中并发症的预测和预防以及桩间隙制备时器械的选择和桩的设计.结果:67颗活髓牙中7例前牙需要术前进行根管治疗,1例术中发生针尖大小的穿髓点,予dycal垫底后保留活髓.因为术前及早的预测穿髓事件的发生,病人均满意及理解.拟行桩核冠修复的21颗惠牙无一例发生根管侧穿.观察3月未发现有一例根折.结论:RVG能快速,经济,直观的给临床口腔修复医师提供牙体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牙种植区不同曝光强度RVG骨密度测量结果比较

    作者:解超勇;张震东;张新风;丁常领;宋中娥;张志宏;罗运

    目的 探讨牙种植区不同曝光强度放射直视影像(RVG)骨密度测量结果比较及在牙种植中对颌骨质量的评估.方法 76例患者82个拟种植区域,术前分别在三种不同曝光强度下拍摄RVG,观察和测量种植区域骨密度值变化,分析不同曝光强度下以及灰度调节后RVG骨密度值的变化.结果 不同曝光强度下三组之间的骨密度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曝光强度的增加,骨密度值随之降低.灰度调节对同一种曝光强度下的RVG图像的骨密度测量值没有影响(P>0.05). 结论 利用不同曝光强度下RVG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变化对牙种植区骨质量评价具有快速、经济、辐射量小、直观的特点.

  • 上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RVG测量分析

    作者:曹颖光;凌翔;周彬

    目的:探索放射直视影像(RVG)对上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进行测量分析的临床应用.方法:32例患者的54枚上颌种植体,分别于负载前、负载后1年和2年拍摄RVG,观察和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变化,统计学分析种植体在不同时期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上颌种植体边缘水平骨吸收于负载后1年平均0.36mm,负载后2年平均为0.87mm;垂直骨吸收于负载后1年平均为0.97mm,负载后2年平均为1.18mm.t检验显示种植体在不同时期测量值两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结论:RVG在对上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观察中的应用值得肯定.

  • 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艳君

    目的::探讨放射直视影像(radiovisiography,RVG)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25例口腔固定修复患者,术前均经 RVG 投照并图像分析,测量牙冠及牙根相关指标,以便合理选取器械及桩设计,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3颗活髓牙中3例术前实施根管治疗,1例有针尖状穿髓点,经 dycal 垫底保留活髓,术前可预测穿髓情况,患者均较为满意,桩核冠修复患牙未出现根管侧穿症状,经3个月随访无根折现象。结论:放射直视影像可以及时直观性检查牙体情况,使得口腔修复医师得到全面信息,经济性高,促进并发症有效预防,利于治疗方案制定。

  • 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辉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口腔固定修复的30名患者.使用福建梅生牙片机,采用的方式是平行投射,在进行恢复手术之前先进行投射;结果:在患者的36颗活髓牙中都没有出现穿髓情况,而且手术之后也没有出现牙髓发炎情况;19颗前牙中出现了5颗牙发生错位和扭转,对其中的3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在手术之前没有穿髓情况,但是手术过程中出现了针尖状穿髓点.患者对于这次手术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手术之后也没有出现任何发炎情况.选用桩核冠来修复牙齿,16颗患牙中对17个根管都进行修复,7例中选择成品桩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定桩.患者出院之后,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发现患牙都没有出现任何根管侧穿情况;结论:患牙固定在修复之前可以使用放射直视影像来检查,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病,在临床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