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胃肠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防肠道术后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

    作者:祝中年

    目的:观察肠道术后早期胃肠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肠道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胃肠营养组(EN组,25例)和胃肠外营养组(PN组,25例).PN组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EN组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维持1周.并于术前、术后1d和7d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F)等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发热时间等肠道功能指标.结果:EN组和PN组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营养状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PN相比,肠道术后早期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疗效相当,但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方面的效果优于PN.

  • 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观察

    作者:朱宇丽

    为观察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将50例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于术后24h开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共维持1周.并于术前、术后7d观察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肠道功能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营养状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与肠外营养相比,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疗效相当,但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方面的效果优于肠外营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