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套叠式原位肛门重建术后结肠坏死(附8例报告)

    作者:刘为民;勾振堂;刘会艳;王建中

    目的总结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结肠套叠式原位肛门再造术后,结肠末端坏死的经验教训。方法分析63例结肠套叠原位肛门再造术后8例结肠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中肠坏死长度为2 cm者2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2 cm者6例,2例改行结肠造瘘术,4例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发生肛门狭窄,经切开治愈。坏死原因主要为解剖特殊性和手术所致血供不足。结论下拖结肠应充分游离,无张力,避免缝合损伤血管;已发生坏死者给予坐浴换药等治疗,坏死段>2 cm者,应考虑尽早行腹壁人工肛门术。

  • 益气活血化痰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VEGF和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成;李燕;何本求;张仁鹏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2、26、13 g·kg-1·d-1)和美沙拉嗪组(剂量为0.5 g·kg-1·d-1),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结肠黏膜病理变化,以及肠黏膜VEGF、 ICAM-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体质量显著降低,结肠黏膜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VEGF和ICAM-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大鼠体质量,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显著降低VEGF、 ICAM-1表达水平(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更佳。【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汤对VEGF和ICAM-1基因表达有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 清热祛湿法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疗效及IL-10、 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静;邝宇香;张海燕;罗仕娟;黄穗平;付欣鸽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法联合培菲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以及对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培菲康组(剂量为175 mg/kg)、中药组(肠涤清3.6 g/kg灌肠+肠炎清1号方10 g/kg灌胃)、中药+培菲康组。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观察各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中IL-10、 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严重,炎症反应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均显著减轻(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药联合培菲康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 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P<0.01),增加IL-10表达水平(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药联合培菲康组、中药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增加IL-10表达水平,其作用优于培菲康组(P<0.05);中药联合培菲康组作用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法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IL-10表达水平、降低TNF-α表达水平有关。

  • 溃结2号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溃疡组织中IL-1β及IL-10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兴伦;吴闯;姜在龙;金炜;吴炯;李盈;王振宜

    [目的]观察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 (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及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剂量为16.76 g·kg-1·d-1)、柳氨磺吡啶( SASP)组(剂量为0.206 g·kg -1·d-1),每组各12只.观察各组大鼠治疗14 d及21 d后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 mRNA、IL-10 mRNA的表达.[结果]给药14 d时,中药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 mRNA、IL-10 mRNA表达与模型组及SAS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1 d时,中药组天鼠结肠组织中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IL-10 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对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具有修复作用,且效果优于SASP组.[结论]溃结2号方对UC的治疗作用与其能调节结肠组织IL-1β 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有关.

  • 术后早期灌服小承气合剂对大鼠结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作者:苏丹;任东林;林宏城;陈经宝;范小华

    [目的]观察大鼠结肠吻合术后早期灌服小承气合剂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与模型组,2组均行结肠切除吻合术造模.中药组术后早期灌服小承气合剂(剂量为15 g·kg-1·d-1),模型组同期灌服净化自来水.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每组取10只动物进行剖腹探查,观察吻合口评分并进行吻合口急性压力负载试验及组织学观察评分.[结果]中药组吻合口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术后第3、7天检测压力升高至40 mmHg时均未见吻合口破裂情况出现.术后第14天检测2组吻合口破裂压力(ABS),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中药组吻合口组织愈合时间较模型组提早,愈合强度较模型组增强.[结论]结肠吻合术后早期灌服小承气合剂可以加快吻合口愈合,加强吻合口愈合强度,对吻合口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安贺军;王新月;于玫;沈静;许丽艳;林芳冰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灌胃20 g·kg-1·d-1剂量的溃结复发方)、西药组(灌胃0.266g·kg-1·d-1剂量的畅美混悬液);分别于给药后10、30 d和停药后10 d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P-选择素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段血浆P-选择素含量显著升高(均P<0.05或P<0.01),中药组各时间段血浆P-选择素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或P<0.01),西药组治疗10 d及治疗30 d时血浆P-选择素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各时间段结肠组织P-选择素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中药组治疗30 d及停药后10 d结肠组织P.选择素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且停药后10 d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治疗10 d及治疗30 d结肠组织P-选择素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且治疗10 d时作用优于中药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抗UC复发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浆及结肠组织P-选择素水平,阻抑血小板活化有关.

  • 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和5-羟色胺的影响

    作者:唐洪梅;黄樱华;李得堂;丘振文;阎雪

    [目的]观察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T淋巴细胞水平和5-羟色胺(5-HT)分泌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檬型组,肠激安方低、中、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94、1.88、3.76 g·kg-1·d-1),补脾益肠丸组(剂量为6.76g·kg-1·d-1);采用直肠内醋酸刺激法复制肠道高敏感大鼠模型,经大鼠排便统计及肠道敏感性评估确认造模成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5-HT阳性细胞数和免疫染色强度.[结果]模型组大鼠排便量显著增加,肠道敏感性显著升高,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5-HT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显著增加 (均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可减少大鼠排便量(治疗第14天),降低肠道敏感性,升高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CD8+水平,减少5-HT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均P<0.01).[结论]肠激安方治疗IBS的作用可能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和肠道敏感性,减少5-HT分泌有关.

  • 足三针对术后结肠胱硫醚γ裂解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作者:赖名殷;邓晶晶;汪满霞;薛尔平;杨益宗;肖艳华;陈津岩;袁青

    【目的】观察针刺对结肠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CCs)修复的机制。【方法】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结肠吻合术)和针刺组。针刺组术后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观察各组小肠推进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大鼠结肠组织中酪氨酸激酶(c-kit)阳性ICCs的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SE的活性,生化法检测MPO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s显著减少,结肠组织CSE和MPO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针刺组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加快,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s显著增加, CSE和MP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针刺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术后结肠组织CSE和MPO活性以促进受损部位c-kit阳性ICCs修复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