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造瘘还纳时机分析

    作者:谢凌铎;周鑫;谢海艇;张云凯;曾焕红;孙涛;陈宁;傅卫

    目的:总结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造瘘还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术后发生造瘘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分析末端回肠造瘘还纳时间。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4/77)。出现水电解质紊乱39例(50.6%,39/77,其中1例出现低血容量性晕厥);造瘘口旁疝9例(11.7%,9/77);造瘘口周围皮炎合并皮下脓肿1例(1.3%,1/77)。术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的危险因素有新辅助放化疗(P=0.094)、癌胚抗原(P=0.086)及TNM分期(P=0.026);术后出现造瘘口旁疝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的危险因素有使用降糖药(P=0.172)、ASA麻醉分级(P=0.168)及TNM分期(P=0.161);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危险因素皆不是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和造瘘口旁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随访期内造瘘还纳65例,其中术后90 d以内还纳者2例(3.1%),90~180 d还纳者20例(30.8%),超过180 d还纳者43例(66.2%)。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水电解质紊乱及造口旁疝,未发现引起上述两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造瘘还纳时间多需术后6月以上。

  • Hartamann's术式造瘘还纳病人术前远端肠道准备效果观察

    作者:荣青碧;叶森林

    目的:探讨三步灌肠法对行造瘘还纳病人远端肠段肠道准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3年以来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改良的石蜡油保留灌肠,等渗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甲硝唑、链霉素溶液保留灌肠的三步灌肠法行造瘘远端的肠道准备,对照组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法对远端肠段行肠道准备.结果:用改进后的三步灌肠法为Hartamann's术式造瘘还纳病人行术前远端肠段的肠道准备在灌肠的清洁度上有显著效果(P<0.01),减少了病人灌肠过程中的不适(P<0.05),行造瘘还纳后无肠瘘发生.结论:改进后的灌肠方法提高了灌肠效果,无术后肠瘘,明显减少了病人腹痛的不适和痛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