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微栓子监测

    作者:孙葳;要雅君;邢海英;彭清;舒俊龙;门茜;刘冉;许珂;黄一宁

    目的:研究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微栓子监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高凝状态相关性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头MRI、TCD微栓子监测,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共收集22例患者。均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起病,包括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偏盲、皮质盲。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如下:系统性恶性肿瘤1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重度,HCY>50μmol/L)5例,肾病综合征2例,抗磷脂综合征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18例在卒中发病后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才被首次确诊。DWI示多发急性梗死灶,不符合单一动脉供血区,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病灶累及大脑半球脑叶皮层/皮层下22例,深部12例,小脑10例,脑干2例。22例行微栓子监测者10例阳性。结论对于非单一动脉供血区多发急性脑梗死,要注意筛查高凝状态相关性基础疾病,高凝状态和微栓塞可能都参与其发病机制。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军

    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管内皮受损,体内存在凝血与纤溶异常,而造成其凝血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发生率约l0% ~40%,多出现于疾病的早期、化疗或合并感染之后,临床上可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且常规的凝血指标也很难检测到这种高凝状态.因此动态监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含量可为临床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