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肝毒清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作者:何金洋;郭兴伯;朱宇同;李向阳;周红燕;赵昉

    [目的]观察复方肝毒清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 DNA)的动态变化;体外实验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用药后复方肝毒清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给药第10天时血清DHBVDNA滴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而停药第3天后又有回升,但仍低于模型组(P<0.01);体外实验:复方肝毒清对细胞分泌HBsAg的治疗指数(50%毒性浓度:50%抑制浓度)为66.81,对分泌HBeAg的治疗指数为34.18.[结论]复方肝毒清在体内外均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 柴胡和小柴胡汤对鸭乙型肝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书兰;黄正昌;朱辨弦;张奉学;郭兴伯;朱宇同

    [目的]研究中药柴胡及其复方小柴胡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先天感染乙肝病毒的模型鸭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其中5个治疗组分别给予柴胡、小柴胡汤、拉米呋啶、拉米呋啶合柴胡、拉米呋啶合小柴胡汤治疗而分别命名为柴胡组、小柴胡汤组、拉米呋啶组、拉米呋啶合柴胡组、拉米呋啶合小柴胡汤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疗程10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治疗10 d和停药3 d取血,以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含量;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8 d进行肝组织活检,停药8 d进行尸体解剖,取肝、心、肾、胰、生殖器、脑等脏器,用于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和检测脏器组织中DHBV-DNA的含量.[结果]治疗5 d和治疗10 d时检测,除柴胡组外,各治疗组血清DHBV-DNA含量均比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但停药3 d测定该项指标各组均反跳到与模型对照组相仿水平(均P>0.05),其中含有柴胡的各治疗组的水平略比不合柴胡的各治疗组低,但未显示显著性差别;肝组织病理显示:柴胡及拉米呋啶组的肝脏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小柴胡汤组的肝细胞损伤程度加重,损伤范围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P<0.01或P<0.05),而柴胡或小柴胡汤与拉米呋啶合用后,肝组织的炎性反应有明显改善,网状纤维较对照组少,尤其是柴胡合拉米呋啶组的肝组织基本无炎症反应,小柴胡汤合拉米呋啶组基本未见纤维增生;停药8 d解剖所取的肝、心、肾、胰、生殖器、脑等脏器中,除心脏外,均可检测到数量不等的DHBV.[结论]单纯柴胡未见有清除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而拉米呋啶和小柴胡汤均有此作用,但两者作用机理不同,前者可直接清除血中病毒,故较少造成免疫性肝损伤,而后者则通过调动机体对病毒进行免疫清除,故导致肝脏较强的炎症反应,中西药合用,对降低血清DHBV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阻止肝纤维化倾向有兼顾作用;拉米呋啶和小柴胡汤均不能完全清除脏器中的病毒,这可能是停药后血清DHBV-DNA迅速出现反跳的重要原因,小柴胡汤有轻微延缓停药后反跳的趋势,是否提示被其调动起来的机体免疫功能对终清除机体中的病毒能起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 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作者:黄正昌;邓学龙;朱宇同;张美义;刘妮;郭兴伯

    为研究叶下珠属植物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应用 2115 细胞株及雏鸭乙型肝炎模型,对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内外抗乙肝活性实验.结果: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 HBsAg 分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醇提物对 HBeAg 的分泌无抑制作用.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实验中,台湾细叶油柑水提物 10 g·kg-1·d-1 和 5 g·kg-1·d-1 剂量组于给药 5 d、给药 10 d 和停药 3 d 时有显著体内抑制 DHBV-DNA 作用,而其醇提物则无抑制 DHBV-DNA作用.提示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