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简化的Ferriman-Gallwey评分系统在中国女性多毛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赵晓苗;杨亚波;韩杨;杜涛;谭旻;陈晓莉;杨冬梓

    [目的]通过改良(mFG)评分系统评价妇女妊娠期间身体不同部位新生体毛的生长状况;分析不同部位的多毛评分对诊断多毛的价值,对mFG评分系统进行优化.[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至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3例,于孕前、孕5~9、10~14、15~20和21~24周进行随访,并再纳入15~24周的72例孕妇进行观察.所有孕妇在每次观察时均采用mFG评分系统进行多毛评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总睾酮水平.比较不同孕周睾酮水平及mFG分值,总体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个部位的终毛生长对多毛症的诊断效能,同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出对多毛诊断有显著性意义的部位.再将这些部位组合、分值相加命名为简化FG评分(sFG),ROC曲线评估sFG评分系统对多毛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获得诊断界值.[结果]在43例从孕前随访到中孕的孕妇中,孕前的总睾酮为(1.09±0.59)nmol/L,在孕5~9、10~14和15~20周分别为(1.13±0.40)、(1.28±0.38)、(1.83±0.63)和(1.82±0.52)nmol/L,各组与孕前总睾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部位的多毛评分中,mFG总分在各组中分别为:1.65±0.60、2.30±0.45、3.60±0.68、4.20±0.41和4.40±0.77.身体不同部位新生终毛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上腹部、下腹部、下背部、上唇、大腿、上背、胸部、上臂和下颌.纳入15~24周观察的72例孕妇、共115例孕妇中,ROC曲线分析显示,各个部位对多毛(mFG≥5)诊断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唇>下背>大腿>下腹>上臂>上背>胸/上腹>下颌.而排在前4位的部位,即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对多毛诊断的贡献度为显著,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28、0.675和0.626.进一步Logistics回归分析也显示,对诊断多毛有价值的部位是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部.将这4个部位组合诊断多毛,以3为诊断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佳.[结论]孕24周前,孕妇的mFG评分随着妊娠的进展逐步增加.上唇、下背、大腿和下腹是对多毛诊断有显著意义的部位,有可能作为代替mFG评分的简化组合,用以诊断多毛;诊断界值为sFG≥3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