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英军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12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曾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其中8例患者第1次手术时曾行三尖瓣成形术,采取手术治疗后的1~15年期间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衰竭、腹水、肝大,心功能Ⅳ级.12例患者均再次手术,4例行三尖瓣置换术,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手术成活1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1~5年,3例三尖瓣置换患者恢复良好;5例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只有极轻度或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患者出现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包括部分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远期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2)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风湿性病变持续发展;(4)心房纤颤等因素;(5)原三尖瓣成形术失败.对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者,应再次外科手术治疗.

  • 采用自制双层涤纶垫带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

    作者:蔡彦力;黄进启;郑勇;黄宏灵;姚元波;李旭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我科采用自制双层涤纶垫带对56例左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同期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18~62岁(46.5±14.4岁).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38例,风湿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18例.

  •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作者:魏大闯;黄焕雷;卢聪;郑少忆;刘菁;郭惠明;黄劲松;范瑞新;肖学钧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7~72 (52.3±8.0)岁,其中合并心房颤动(AF) 59例.功能性TR 61例,风湿性TR4例.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1~26(11.2±4.7)年.行三尖瓣置换术(TVR) 55例,三尖瓣成形术(TVP)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死亡11例(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术前右心室内径、血浆白蛋白(ALB)、结合胆红素(DBil)、体外循环(CPB)时间及术前心功能Ⅳ级与手术死亡显著相关;而术前心胸比率(C/T)、TR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术前血红蛋白(HGB)、肌酐(Cr)、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均与手术死亡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心功能Ⅳ级(OR=7.23,95% CI:1.57-33.25,P=0.01).54例生存患者中共有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6%,随访时间1~160(47.2±43.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行TVR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主动脉瓣梗阻1例;TVP1例患者死于心跳骤停.行TVR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和89%±7%;行TVP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0%±18% (P=0.9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肌酐值(HR=1.10,95% CI:1.03-1.17,P< 0.01).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与术前患者全身状况和心功能独立相关,外科手术治疗应在严重心力衰竭发生之前进行.术后5年生存率较好,术后远期死亡主要与术前肌酐水平相关.

  • 联合二瓣化和改良Kay成形术处理左心瓣膜手术患者三尖瓣瓣环扩张的初步疗效观察

    作者:肖锡俊;蒋露;李永波;唐红;周文霞;朱蔚

    目的 观察用联合二瓣化和改良Kay成形术处理左心瓣膜手术患者三尖瓣瓣环扩张的临床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华西医院158例伴有三尖瓣瓣环扩张(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 mm/m2)的左心瓣膜手术患者应用联合二瓣化和改良Kay成形术处理三尖瓣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31例;年龄17~74 (45.9±10.4)岁,心房颤动92例,窦性心律66例.三尖瓣反流(TR)程度根据超声心动图评价分为0~5级.结果 1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体外循环时间54~273 (100.8±30.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5~162 (64.5±22.0) min,阻断期间低食管温度26.3~34.1 (28.5±1.1)℃.术后随访3~19 (11.0±5.0)个月.手术前、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3 vs.0.4±0.8,P< 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及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手术前、后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5±11.1)mm vs.(47.5±8.9)mm,P<0.05; (22.4±4.4)mm vs.(20.1±3.3)mm,P<0.05; (62.8±20.1)mm vs.(51.9±14.1)mm,P<0.05].随访期间有中度以上TR 5例(3.2%,5/158),其中中度TR 4例,中-重度TR 1例.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不明显(60.4%±7.9% vs.59.6%±8.2%,P>0.05). 结论 以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 mm/m2作为左心瓣膜手术患者三尖瓣成形手术指征较为合理.应用联合二瓣化和改良Kay成形术处理三尖瓣防止伴有三尖瓣瓣环扩张的患者术后TR的残留或加重是有效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