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州市某中药制药厂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作者:杜伟佳;黄敏之;谭强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制药厂工作场所中的主要生产性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微波等对工人的健康危害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制药厂职业卫生现场监测资料以及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以x2检验检测工艺组和对照组各项相关健康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该企业鼻部疾患在制剂组患病率(7.53%)比对照组患病率高(x2 =4.68,P<0.05);丸剂组肺功能异常率(2.35%)比对照组高(x2 =5.72,P<0.05);丸剂组胸片异常率(2.35%)比对照组高(x2 =3.87,P<0.05);听力受损在提取组的患病率(3.28%)比对照组高(x2=5.86,P<0.05).结论 该制药企业应加强工人暴露在粉尘、噪声、微波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做好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工作.

  • 云南省某复烤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作者:许建明;薛亚东;包蕾;向正华

    目的 了解复烤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云南省某复烤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并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粉尘、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作业岗位粉尘超标率为37.2%,烟草总尘浓度在0.2~ 28.8 mg/m3之间,粉尘作业危害岗位占40.3%;噪声作业岗位噪声超标率为33.7%,噪声强度在62.5 ~96.7 dB(A)之间,噪声作业危害岗位占34.3%,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异常率为19.5%,打叶工序、复烤工序、出尘房岗位噪声强度较高,听力损害发生率高,听力损害发生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增高,各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烟草粉尘浓度高的作业工人肺部病变增多.结论 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噪声为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已对职工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应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 佛山市某复合肥料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叶恩林;邓雪凝;劳少泉;徐娜;黄应和;陈健安

    目的 了解某复合肥料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氨、甲醛、尿素、非甲烷总烃等,生产性粉尘有滑石粉尘、电焊烟尘等,物理因素有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等.化学毒物浓度检测18个点,合格率为100%.粉尘浓度检测24个点,合格23个点,合格率为95.8%.噪声强度测定87个点,合格63个点,合格率为72.4%.高温检测5个点,WBGT指数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手工电焊作业罩内紫外线辐照度合格.职业健康检查131人,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2人,噪声作业禁忌证3人.结论 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紫外线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噪声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做好职业病危害尤其是噪声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广州市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工作场所粉尘及危害现状调查

    作者:李建林;刘移民;刘丽芬;卢苏萍;林秋红

    目的 了解广州市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及危害状况.方法 对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结果 28家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企业工作场所中粉尘游离SiO2含量中位数为38.80%,81.44%的粉尘为矽尘;粉尘检测超标率为15.98%,玻璃制造行业粉尘超标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行业水平;粉尘暴露工作岗位防尘口罩正确佩戴率为53.30%;接尘工人矽肺患者检出率为0.76%(6/786).结论 广州市玻璃制品和宝石加工行业生产性粉尘危害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尘肺防治工作是该行业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 某陶瓷企业接尘工人肺功能分析

    作者:林锦明;萧敏英;黄丽容;李骏晖;李敏;伍健芝

    目的 了解某陶瓷企业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47例陶瓷生产工人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暴露工龄5 a~组和10 a~组VC、FVC、PEF、FEF 75%明显低于对照组,10 a~组FEV1低于其他3组,暴露组FEF25-75、F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 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对该企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危害,且随着工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

    关键词: 肺功能 粉尘
  • 苏州市工业园区电炉企业生产性粉尘危害调查

    作者:徐健英;刘仁平;姚俊;徐志明

    目的 调查分析电炉厂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 对苏州工业园区32家电炉厂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80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 电炉厂的粉尘种类主要是电焊烟尘和岩棉尘(总尘、下同),其中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0.68~64.07 ms/m3,超标率12.5%,超限倍数0.2~16.0.岩棉粉尘PC-TWA为1.05~12.53 mg/m3,超标率26.6%,超限倍数0.3~4.3.作业工人体检1800人(接尘工人1067人,非接尘工人733人),尘肺0+检出人数2人,检出率1.1‰;职业禁忌证14例(肺结核12例、肺气肿2例),检出率7.8‰;肺部异常阴影2例,检出率1.1%o.肺功能测试结果 分为接尘组和非接尘组,结果 接触粉尘可导致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指标下降,接尘工龄长肺功能值异常率高,接尘工人的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接尘工人.结论 电炉厂存在比较严重的粉尘职业危害,接尘工人的肺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有关部门应重点做好通风防尘工作和个人卫生防护;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保障作业工人的健康.

    关键词: 电炉厂 粉尘 危害 调查
  • 连云港市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职业性体检情况

    作者:韩磊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中粉尘及噪声作业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方法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的1 109名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 粉尘一线作业人员胸片检查肺纹理父谋湔吖布?2人,占检出人数的1.08%;粉尘一线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异常者共计20人,占检出人数的1.80%;噪声一线作业人员电测听检查听力损失者共计69人,占检出人数的6.22%;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人数为967人,检出率为87.20%,以肝脏及肝脏相关常见病多见.结论 该大型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性危害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标准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相关危害因素设专题进行调查.

  • 速发性矽肺4例报告

    作者:袁永新;贾西平;田晓燕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周至县某乡2个石英砂厂工作而引发速发性矽肺导致死亡的4例病人诊治及转归情况和现场的调查结果,提出对乡镇企业职业危害加强管理的建议.方法病例分析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速发性矽肺在出现自觉症状时,从肺部X线表现来看已达二期矽肺,并且起病急,期别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胸部的X线表现也是典型的q、r大小的类圆形小阴影,密集度高、融合快,并伴有肺大泡、气胸.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此类乡镇企业粉尘危害严重,从业人员无任何防护措施,又均未进行有效的劳动卫生监督管理.结论在无任何防护的条件下高强度的接触高浓度、高分散度、高游离SiO2粉尘情况下,1~2 a即可引发速发性矽肺.因此建议国家应加大实施职业病相关法律的力度,当地政策各部门必须积极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此类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减少矽肺的发生,才能使乡镇企业得到真正的快速发展.

  • 粉尘作业人员1392名肺功能测定分析

    作者:涂勇勤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接尘工人肺功能情况和不同行业接尘工人肺功能障碍类型.方法 对1392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不同年龄、不同接尘工龄、和不同行业的分析.结果 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56.4%,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随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行业的检出率以煤炭高.通气功能障碍类型以限制型多,阻塞型次之,混合型少.结论 ①肺功能异常发生与粉尘接触年限和年龄大小有关;②肺功能的改变早于胸部x线的改变.

    关键词: 粉尘 肺功能 障碍
  • 泰兴市铸造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徐爱国;王飞霞;黄亚泉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粉尘和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泰兴市某铸造厂240名铸造车间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单位无噪声和粉尘接触史的16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铸造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工人心电图符种异常率比较,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高电压和ST-T波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铸造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率与工龄无关.结论 铸造作业环境对生产工人心血管系统可造成一系列损害,应防尘除噪,加强个体防护.

  • 职业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李克启

    在生产过程中,某些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而心电图可直接较早期反映这些损伤所引起的变化.为了解不同环境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我们对开发区所属独资企业噪声、高温、粉尘等作业的586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现将心电图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噪声 粉尘 高温 心电图
  • 某水泥厂非吸烟接尘工人呼吸系统损害的调查

    作者:刘玉山

    目的探讨接尘不吸烟工人呼吸系统的损害.方法对水泥厂122名接尘不吸烟工人及对照组进行呼吸系统询问调查和肺功能测定.结果接尘组工人呼吸症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下降,FVC、FEV1、FEF25-75、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水泥粉尘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和肺功能损害是严重的,应采取防护措施.

  • 扬州市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作者:韩磊

    目的 了解扬州市某蓄电池生产企业中铅、粉尘及噪声作业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方法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某蓄电池生产企业的429名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 铅作业人员血铅增高者8人,占检查人数的1.86%;铅作业人员血锌原卟啉增高者98人,占22.84%;粉尘作业人员胸片检查肺纹理改变者5人,占1.17%;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异常者5人,占1.17%;噪声作业人员电测听检查听力损失者21人,占4.90%: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人数为371人,检出率为86.48%,以肝脏及肝脏相关常见病多见.结论 该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职业性危害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标准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相关危害因素设专题进行调查.

  • 铜陵狮子山铜矿尘肺发病规律

    作者:纪天喜

    目的探索铜陵有色狮子山铜矿尘肺发病规律.方法对该矿2001年以前发生的348例尘肺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至2001年共发生尘肺348例,患病率为5.07%(153/3020);病死率为56.03%(195/348),高于全国和有色系统1986年水平(P<0.01).②2001年平均发病工龄较50年代后期增加近15 a,发病年龄增加30岁.③Ⅰ期尘肺晋期率为35.63%(109/306),Ⅱ期尘肺晋期率为20.59%(28/136),平均晋期年限分别为6.64a和6.70 a,进展属慢型.④91.09%(317/348)患者的统计工种是井下凿岩、运搬、支柱及爆破四大工种.⑤2001年平均病程较60年代增长20 a,低死亡年龄增加43岁.⑥死因分析显示肺结核是首位直接死因,恶性肿瘤次之,但随年代推移其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做好尘肺患者的防痨、防癌的健康监护工作,对延长尘肺患者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粉尘 尘肺 发病 死因
  • 某市小企业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卫东;张岩松;刘其才;曹香府

    目的 调查某市小企业粉尘对从业人员的危害情况.方法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小企业解除粉尘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 职业禁忌检出率达到4.5%,尘肺检出率为4.7%,0+(无尘肺)检出率为2.0%.结论 该市小企业的粉尘危害相当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小企业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保护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 我国粉尘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作者:王海椒;王雪涛

    对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级和分级监察是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趋势.作者系统分析了职业卫生分级监管的发展历程,分类与量化分级管理的定性定量评估的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我国目前粉尘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高危粉尘的监控,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危害严重的粉尘作业中.

  • 粉尘致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统球;贾玉巧;赵慧

    粉尘致肺纤维化是一种渐进性纤维化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尚无特异性的早期有效的筛检诊断指标,也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来消除或逆转肺组织纤维化.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网络通过调节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间的平衡来调节修复受损部位组织的细胞,由于作为损伤因素的粉尘持续存在,会使正常的修复进程转向于无限的纤维化修复进程,该文主要从粉尘致肺纤维化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的招募、转化与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作坊式宝石加工场所粉尘危害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作者:王春香;邝云洪;廖静;杨永通;李善清;刘萍;许丽娜

    目的 对作坊式宝石加工场所粉尘危害防控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为该行业粉尘危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因地制宜建立起作坊式宝石加工场所粉尘防控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接尘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卫生培训出勤率、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等情况进行检测、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 干预后该作业场所硬件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其合格率从干预前的87.04%提高到干预后的97.29%(P<0.05);接尘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卫生培训出勤率、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行为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实施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作坊式宝石加工场所粉尘作业环境,今后应注重粉尘危害的源头治理工作,进一步降低粉尘危害.

  • 连云港市某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霍亚平;杨汝艳;徐炜;周日辉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某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方法 对该生产环氧模塑料产品的电子企业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情况等调查,收集企业2012年工作场所中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较健全,管理的实施尚不到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酚醛树脂粉尘)、化学毒物(丙酮、环氧树脂)、物理因素(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噪声岗位超标率为43.7%,粉尘(总尘)超标率为36.4%,矽尘(呼尘)超标率为37.5%.部分作业场所设置了防尘、防毒设施.503名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中,检出X线胸片和电测听异常共143人(28.43%),其中胸片异常人员主要集中在预成型、配料和包装岗位,电测听异常人员主要集中在球磨、配料、预成型、挤出等岗位,有26人属于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讨论 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发生职业病的风险较高,应采取综合防护措施,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 登封市某水泥厂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作者:江琴;王红波;宋新魁

    目的 了解郑州登封市水泥厂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和职业防护措施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Z 159-2004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2013年对粉尘、噪声、毒物、工频和高温进行检测.结果 制成车间老线水泥磨巡视工接触的总尘、包装车间整装工接触的呼吸性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分别为7.7、3.5 mg/m3;烧成、制成和包装车间多处工作岗位空气中粉尘超限倍数超标.破碎工、配料巡视工、磨机巡视工、回转窑巡视工、窑冷却巡视工、水泥磨巡视工接触噪声的8h等效声级超标;烧成车间的巡窑工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为33.1℃,为高温作业.结论 该水泥厂整体防护设施不到位,部分岗位粉尘浓度严重超标,须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950 条记录 11/48 页 « 12...891011121314...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