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作者:魏伟;沈计荣

    目的 探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8例,女37例;年龄46~ 75岁,平均53.2岁.左膝30例,右膝35例.病程3~7年,平均4.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困难.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术后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测量股胫角(femur tibia angle,FT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以及膝关节内翻角(knee varus angle,KVA).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仅1例出现趾麻木,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4个月.X线片复查示,术后12周时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各时间点MPTA、FTA、PTS及K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及12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现象发生.术后12个月HSS评分以及KSS临床及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6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杨波;姜鑫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近期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其中16例选择UKA(UKA组),采用BiometOxford第Ⅲ代单髁膝关节假体置换;12例选择HTO(HTO组),采用闭合式楔形截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身体质量指数、各部位关节软骨退变分级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UKA组于48 h内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负重行走;HTO组6周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8 ~ 12周后逐渐完全负重行走.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688; t=-1.552,P=0.133).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UKA组随访时间3.0 ~ 4.5年,平均3.5年;HTO组为3~4年,平均3.6年.两组组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F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示,两组膝关节力线均矫正良好,内固定物固定可靠,与宿主骨匹配良好.随访期间,UKA组、HTO组各1例出现外侧间室关节软骨Kellgren-LawrenceⅡ级退变,HTO组1例出现髌股关节软骨Ⅱ级退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8,P=0.378).结论 采用UKA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OA均能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