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血管造影枢椎椎弓根矢状面术前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健;林旭;万盛钰;曾俊;钟泽莅;吴超;谭伦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薄层扫描枢椎椎弓根矢状面术前评估在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8月行后路枢椎内固定患者34例、68个椎弓根,术前接受薄层CTA扫描.统计椎动脉发育情况;测量并读数枢椎矢状面横突孔处椎弓根高度≥4 mm连续层数(f);记录枢椎内固定方式;CT扫描术后椎弓根螺钉钉道;有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骨折或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右侧为优势血管者8例,左侧为优势血管者18例,均衡者8例.16个椎弓根f>9层,27个椎弓根f=9层,17个椎弓根f=8层,8个椎弓根f<8层.f≥9层的43个椎弓根采用螺钉固定;f=8层的17个椎弓根中,16个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个采用椎板螺钉固定;f<8层的8个椎弓根中,4个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4个采用椎板螺钉固定.f>9层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分级A级14个,B级2个,C级0个;f=9层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分级A级16个,B级7个,C级4个;f=8层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分级A级3个,B级5个,C级8个;f<8层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分级A级0个,B级0个,C级4个;另外4个椎板螺钉固定均未侵犯椎管.术后f<8层的1例C级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嗜睡临床表现.术后获得6~11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3)个月,6个月以上见骨折或植骨融合.结论 基于术前CTA薄层扫描,通过读数枢椎CT/CTA矢状层面上横突孔处椎弓根高度≥4 mm连续层数,可以有效判断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从而提高椎弓根固定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