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7例HIV不确定结果随访观察及WB带型分析

    作者:朱荣华;向信春

    目的 分析HIV抗体不确定者的WB带型,监测和了解我区HIV不确定人群WB带型的变化特征,预示HIV感染的意义.方法 对本辖区内2007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HIV抗体不确定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HIV抗体的发展和变化.结果 37例HIV抗体不确定者的WB带型中(共计58条次),出现p24带型29例,占总病例的78.37%(29/37),占总条带数的55.77%(29/52);其次是带型gp160和op66,分别出现11条次和5条次,各占总条带数21.15%(11/52)和9.62%(5/52).各带型之间R×C表计数资料假设检验,p24带型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9,P<0.01).3个月后追踪检测共计15例,HIV抗体由不确定转变为阳性4例,阳转率为26.67%(4/15).结论 在进行抗HIV筛查后,再进行HIV-1抗原的检测,尤其是在我区献血员的筛查中,对缩短HIV感染检测的窗口期,对控制HIV经血传播意义十分重大;env类不确定预示HIV感染的意义较大,特别是gp160+p24.

  • 隆阳区303例HIV-1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带型分析

    作者:朱荣华;李凤德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患者的WB带型.了解隆阳区HIV-1感染者WB带型的特征.方法 将HIV-1抗体阳患者的WB带型数据录入Excel表后,应用简明10.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3例HIV-1抗体阳性患者的WB带型中,gp41、p66、gp120、gp160单条带型的出现率都在97%以上,p31、p51单条带型的出现率分别为93.40%和92.11%;全带型组合的出现率为21.45%(65/303),感染者和AIDS病人间的全带型组合(P<0.01)、单条带p39(P<0.05)出现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WB带型组合单条带型出现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的单条带型p31(P<0.05)、p39(P<0.05)带型出现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隆阳区HIV患者WB带型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带型出现率不同,全带型组合、单带p39易在HIV感染者中出现.p24+p31+gp41+p51+p66+gp120+gp160带型是常见带型.

  • 艾滋病筛查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认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艳;李萍;王毅;方艳姣

    目的 通过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初筛试验与蛋白印迹(WB)确认试验结果的比对,探讨目前艾滋病检测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芜湖市2011年艾滋病筛查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并分析WB确认试验带型及感染者基本信息.结果 11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经WB确认80份阳性,23份阴性,16份不确定.其中,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均阳性的93份标本经WB确认80份阳性,7份阴性,6份不确定;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一阴一阳的26份血样经WB确认16份阴性,10份不确定.在80份HIV -1确认阳性标本中,P55条带出现次数少,仅为50.00%.在16份不确定标本中,Gp160条带出现频率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62.50%.结论 筛查弱阳性的标本尽量用筛查试剂排除,从而减少“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不确定结果与WB试验的假阳性有关,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结果进行准确解释.

  • 一例HIV蛋白印迹试验漏检病例原因分析

    作者:张艳;王睿;王毅;许亚冰

    随着艾滋病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的发展,电化学发光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用于艾滋病的筛查检测.Roche Elecsys HIV combi PT将发光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全自动第四代检测试剂.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可以将21d左右的检测窗口期再缩短4~5d[1]、检测限及线性范围更宽,因出具结果较快更适合急诊(一份标本18min就可以出具HIV单项检测结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