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2~2007年江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剖宫产情况

    作者:姚春芬;彭莲红;杨丽

    目的 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非医学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原因.方法 对江西省安福县妇幼保健院2002~2007年度179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6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2.89%上升到2007年的41.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非医学剖宫产指征剖宫产者在所有剖宫产者中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从24.32%上升到49.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非医学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的原因以孕妇担心产程疼痛占48.00%,认为剖宫产安全占25.00%,担心难产占12.00%,医务人员担心医患纠纷占15.00%.结论 剖宫产人数在逐年增加,非医学剖宫产指征剖宫产者上升数量较快,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医患沟通,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原因及术后护理

    作者:陈代棠

    目的::探讨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原因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剖宫产产妇825例进行分析。结果:在825例剖宫产产妇中,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产妇355例、占43%,其中由产妇主动要求剖宫产的有289例、占35%,由产妇的家庭成员提出实行剖宫产要求的有66例、占8%。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比率明显高于医学因素(产妇因素、头盆因素及宫内因素)实行剖宫产的比率(P<0.01)。结论:应加强孕妇产期健康教育以及产时监护,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比率。

  • 护理干预对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谢艳丽;张新华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病例314例,其中21909年154例为对照组,2010年1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要求实施护理,观察组通过对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 山西省汾阳市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原因调查研究

    作者:冯吉波;周雪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非医学指征剖宫产者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分娩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组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高龄产妇(126/69.61%)、珍贵儿(96/53.04%);农村组:珍贵儿(127/81.82%)、医源性(56/39.16%).两组分娩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如:阴道分娩不是常规要做侧切(P<0.001)、臀位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P<0.001).建议对于城市与农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教育;医院提高处理难产和助产能力,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医务人员对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的认知

    作者:朱丽萍;秦敏;花静;董海燕;宋晶晶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影响因素和降低剖宫产率(“降剖”)策略的知晓情况,从而为建立综合性“降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6月份,对上海市83家助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133份.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在控制可能混杂因素后,分析医务人员剖宫产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绝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主要受到孕产妇认知(98.50%)和家属意愿(82.71%)的影响.并认为健康教育(97.74%)、镇痛技术(87.22%)和提高接产技能(72.18%)是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有效手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医务人员学历、职称、专业、产科工作年限后等混杂因素后,同意“剖宫产对产妇健康存在危害”(OR=13.455;95% CI2.609~69.397)和“子代健康存在危害”(OR =4.810; 95% CI 1.405 ~ 16.472)的医务人员决策孕妇采用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更高.“愿意从事孕产期健康教育工作”(OR =3.462;95%CIl.008 ~ 11.889)的医务人员决策亲戚朋友采用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更高.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助产技术水平以及制定相关政策作为“降剖”的政策建议.

  • 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余苏娟

    目的:探讨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根据产妇不同入院原因,住院时间(入院一婴儿出生总时间)长短,胎儿体重情况,医疗干预等因素进行分组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按上述因素分组,平产与剖宫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妇住院待产时间过长,住院期间医疗干预等均是引起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因而要针对易引起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原因,采取周密有效的改进措施.

  • 剖宫产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林艺;崔福芹

    目的 调查分析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者的心理状态,探索减少因社会因素而导致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因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以掌握此类产妇心理状态.结果 表明社会因素确实影响产妇剖宫产所占的比例较大.结论 依据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建议从孕妇本人及家属、医务工作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增加剖宫产比率.

  • 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干预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效果

    作者:蒋世琴;杨文东

    近年来国内大多医院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率一直在40%以上.但剖宫产手术毕竟是开腹手术,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何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摆在妇产科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孕妇精神心理因素[1],但由于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相关知识的缺乏、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对宫缩疼痛的耐受力差、产程中不能有效地与助产士配合使产程延长等原因导致了非医学指征(无临床指征,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剖宫产率的上升.为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上升,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母婴并发症.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以来开展了产前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母儿愈后分析

    作者:于滨

    目的 探讨剖宫产对母儿愈后的影响.方法 对845例同期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分析,比较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与有医学指征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的母儿近期结局.结果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高(P<0.001;P<0.05),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P<0.001).结论 剖宫产对低危妊娠新生儿造成一定伤害,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 足月妊娠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对母儿结局的分析

    作者:张俊;李雪黎;李新琳;漆洪波

    作为一种快速终止妊娠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在解决急难产和保护母儿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具有高安全性的特点,但其优点却被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产妇作为规避分娩风险的捷径,而其缺点及风险几乎被忽略.近年来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并没有进一步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败血症、重症监护等的发生率[1].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是近年来导致剖宫产率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在目前无法避免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背景下,如何建议孕产妇选择终止妊娠时间以保证母儿好的妊娠结局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了近年来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7 871例≥37周孕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这类孕产妇可能的佳剖宫产孕周,以期获得佳的母儿结局.

  • 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分析

    作者:吴方银;张燕;肖兵;熊庆

    目的:分析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全省5个市进行调查,每个市随机抽取2个市级、2个县级、2个乡级助产服务机构进行数据收集,每个机构收集100份剖宫产病例,共对2824份有效问卷的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占剖宫产总数的46.03%;不能忍受自然分娩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低龄、初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入院至分娩时间≥24小时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P<0.01),脑力劳动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于体力劳动组(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增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加强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推广应用分娩镇痛技术和处置难产技术以及政策支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作者:刘丽君

    目的:希望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10年间剖官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2009年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剖宫产指征中,非医学指征上升明显.结论: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指征明显上升,非医学因素影响着医疗行为,我们应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官产率.